丘巨源,南朝齐兰陵人。宋初土断属丹阳,后属兰陵。巨源少举丹阳郡孝廉,为宋孝武所知。大明五年,敕助徐爰撰国史。帝崩,江夏王义恭取为掌书记。明帝即位,使参诏诰,引在左右。自南台御史为王景文镇军参军,宁丧还家。
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宋末,桂阳王刘休范背叛朝廷。他曾为休范起草檄文,宋元徽二年。坐桂阳之乱诛死。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
王素,南朝宋时期隐士。南朝宋官员。字休业,琅琊临沂人氏。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大明五年(461年),鲍照出任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466年),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时年约五十一岁。其诗雅丽,不避危仄;又创七言隔句用韵与中间换韵之法,对后世诗歌颇有影响。有《鲍参军集》。
王僧达(423—458年),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太保王弘之子,临川王刘义庆之婿。曾为宣城太守,政事荒怠,惟以游猎为务。宋孝武帝刘骏即位,迁征虏将军、护军将军、吴郡太守,官至中书令,封宁陵县五等侯。自负高门华胄,又在先前讨平刘劭之乱中有功,希图获得更高的官职,但未能如愿。因此,心生怨艾,加上轻视皇太后路氏家族 。大明二年,被刘骏借故赐死,时年三十六岁。
荀昶,字茂祖,颍川颍阴人。生卒年不详,约宋武帝永初元年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他在元嘉初(公元四二四年左右)以文义至中书郎。昶著有文集十四卷,(《隋志注》作十五卷。此从《隋书志》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李充(生卒年不详),字弘度,江夏郡钟武县(今湖北省安陆市)人。东晋时期学者、文学评论家、书法家、目录学家,江州刺史李矩的儿子,母为书法家卫夫人。少年丧父,善于楷书,爱好刑名之学。起家丞相(王导)记室参军,历任中书令(褚裒)参军、剡县县令、大著作郎,累迁中书侍郎,卒于任上。个人思想集中体现于《论语注》、《学箴》等著作之中,表现为以儒为本、刑名之学、兼综道玄的特征。文学颇有成就,作品流传后世。《翰林论》是文体论在东晋发展的重要表现,对后世文学批评和总集编撰有重大影响。
张协(?~307?)字景阳。 西晋文学家,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父亲张收,蜀郡太守。张协少有俊才,与兄长张载齐名。曾任公府掾、秘书郎、华阳令等职。永宁元年(301年),为成都王、征北将军司马颖的从事中郎,后迁中书侍郎,转河间内史,治郡清简。惠帝末年,天下纷乱,他辞官隐居,以吟咏自娱。永嘉初,复征为黄门侍郎,托病不就。后逝于家中。
王宋,生卒年不详,平虏将军刘勋的妻子。
秦嘉,字士会,陇西(治今甘肃通渭)人。东汉诗人。桓帝时,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赴洛阳,被任为黄门郎。后病死于津乡亭。秦嘉赴洛阳时,妻子徐淑因病还家,未能面别。秦嘉客死他乡后,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毁形不嫁,哀恸伤生”(《史通•人物》),守寡终生。秦嘉、徐淑今存的诗文并收辑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