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讼者”“辩者”“察士”“刑名家”。中国严谨逻辑思想开创者,和西方逻辑思想之先锋亚里士多德同期。其与“墨家”、“数术家”等并列为先秦诸子百家中专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派。是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六家之一,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 古代名家“辩者”以严谨逻辑思想而闻名。名家在中国开创了逻辑思想探究,包括对思想中最基本的元素 “实”与“名”和各命题关系的诠释,著名的命题包括“历物诸题”、“辩者诸事”等,著名人物有邓析、公孙龙、宋钘、尹文、惠施、鲁胜、吕才、叶适、傅山、程智等人。
代表
邓析、公孙龙、尹文、惠施
典籍
《公孙龙子》,《邓析子》,《公孙龙子》
思想
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
派系
合同异派、离坚白派
名家产生渊源
关于名家的起源,《汉书‧艺文志》引用刘歆《七略》的说法,认为出于礼官,因为古代依照名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礼仪要遵循,因此礼官会特别擅长于辨别名位之事,成为后代名家的来源。随着成文礼法公布之后,社会上出现了讼者一类人,他们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由于这些学者专门从事名词概念的探讨,因此称他们为“辩者”。随着辩者根据辩护要素进行统察发掘问题,由于这些学者需要对获取的诸多条件进行概率统计及最优化决选的辩察,因此称他们为“察士”。随着察士根据最优论点进行公讼,由于这些学者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理性逻辑的不造成歧义的非文字游戏的语言写出逻辑明确的法律条文及条约,讼者必须加以大量的历物辩题、现实/模拟案例锻炼,因此又称他们为刑(形)名家。
汉代学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则他们称为“名家”。春秋后期郑国的邓析,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春秋末期以来的名辩思潮,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使旧有的概念不能反映新事物的内容,而新出现的概念还需要社会的公认。
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上十分普遍,急需解决。适应这种社会需要,后来逐渐出现了一批以人的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家,他们致力于论辩中逻辑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名家学派。
思想内容
名辩之学虽然是因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论辩之必要而兴起的。然而名家对于名学的研究,与诸子相较就有了变化。名家学者首先将“语言”与“事实”分离开来,让语言变成纯粹运思的符号。接着,又任意挪移这些符号,有意识的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使得变异的语言本身就变成哲理思辩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名家学者的思想里,语言不再只是思辩用的工具,而是思辩的主要对象。
在语言与事实分离之后,惠施借由瓦解语言与事实之间的确定关系,从而消解语言认知和经验知识带给人们的固执,并理解相对的视角。当万事万物皆不存在绝对的分别时,就能到达天地一体的境界。
而公孙龙则更偏向纯粹的语言分析,将用于描述事实、感觉、性质的语言一一分离。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分析成感觉要素之后,就可以得知真实世界都是拼凑各种感知而成的。因此,只有语言的呈现才能让事物真实的存在,而现象世界中的万物却都是虚幻的。
学派发展
在先秦时期,并无“名家”的称呼,先秦诸子的著作当中多半称其为辩者。如《庄子‧天地篇》“辩者有言曰:‘离坚白,若县寓。’”、〈天下篇〉:“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
到了汉代始见名家之称。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说:“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汉书‧艺文志》采刘歆《七略》说法,则云:“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对于此一命名,后世有些学者持反对之见。著名的如胡适认为:“家家皆有名学(逻辑学),所以没有什么名家,不过墨家的后进如公孙龙之流,在这一方面,研究的比较高深一些罢了。
名家发展
名家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与上古礼官。成文法公布之后,社会上出现了类似律师一类人,他们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因此称他们为“辩者”。
后来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逐渐出现了一批以人的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家,他们致力于论辩中逻辑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名家学派。
秦统六国后,秦始皇禁止私学,只能以吏为师,所以限制了名家的发展。
到了汉代,又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政府的强势领导下,名辩之学难以发展,名家也随之衰落。
名家思想
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
名家派别
合同异派
合同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
这一派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认为事物的差别只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主张一切现实差异都只有相对的意义,提出人们在认识中应该否定差异的界限,直至承认一切对立都为无条件的同一,“毕异”的本是“毕同”的。他们用来论证自己观点的主要命题有10个,《庄子·天下》篇中记载了这些命题。其中第一个命题说,万物都由一种叫做“小一”的东西构成,因而彼此在本质上并无差异;由万物组成的宇宙,又是一个唯
一的“大一”,此外别无他物。第五个命题说,一般常识认为,事物之间有“大同”与“小同”的差别,但从本质上说,可以认为万物是“毕异”的,也可以认为万物是“毕同”的。第十个命题说,归根结底,“毕异”的本是“毕同”的,因而应该不分物我,“泛爱万物”,天地虽然上下悬隔,其实犹如一人之身,也不必要分彼此。
离坚白派
离坚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公孙龙。
这一派注意到事物和名称的差异、独立和稳定,强调不同名实的不同质的规定性和发展的中断性。他们认为,万物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甚至一物之中的各种属性也是互不相关的,因而否定了事物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派的著名论题为“白马非马”和“坚白石二”。他们认为“马”是“命形”的,“白”是“命色”的,“命色者非命形也”,所以说“白马非马”。他们又说,眼看不见石之坚,而只能看见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之白,而只能触及石之坚,因而“无白”,由此断言“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
坚白同异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杨朱。
合同异派和离坚白派在认识上所犯的各持一端的片面性错误,经其墨子、杨朱的努力而有所纠正。《庄子·骈拇》云:“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棰辞二字据王叔岷说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韩非子·六反》:“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由此可知,杨朱学派当积极参与了战国时期关于坚白同异的论辩。可惜的是,杨朱学派在这方面的见解和贡献已无法考知了。《荀子·王霸》:“杨朱哭衢涂曰:‘此夫过举跬步(半步)而觉跌(差)千里者夫’”杨朱哭于歧路的深刻原因和深刻含义在于杨朱对于理论出发点上的细微差别的重大意义和严重后果有异常的理论敏感性。
公孙龙等人强调感觉的分离,认为石的坚和白是互相分离的,称之为离坚白。而后期墨家却认为石的坚性和白性是"相盈"的(互相包含的)。
学派总结
上述两派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并且各持一端。合同异派夸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动不居的特性,认为一切都是同一;离坚白派则夸大事物的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的特性,认为一切都是差异。合同异派合异为同;离坚白派离同为异。前者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后者则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所以墨家、杨朱提出了“坚白相盈”的命题,荀况,强调“制名以指实”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古代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发展。秦统一六国以后,各辩思潮随之消匿。
名家论题
历物十题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 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辩者二十一事
1、卵有毛
2、鸡三足
3、郢有天下 (郢,楚国都城)
4、犬可以为羊
5、马有卵
6、丁子有尾(丁子,楚国人对青蛙的称呼)
7、火不热
8、山出口 (名家认为,山出口应为火山喷发的出口,而不是进出山峦的通道)
9、轮不碾地
10、目不见
11、指不至,至不绝(接触了事物不能穷尽事物,命名了事物同样也不能穷尽事物)
12、龟长于蛇
13、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14、凿不围枘
15、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16、簇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17、狗非犬
18、黄马骊牛三 (骊牛,黑色的牛,黄马骊牛三总共三个物体)
19、白狗黑
20、孤驹未尝有母
21、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其他辩事
《荀子·正名》中载。
《列子·仲尼》中载的七事
后镞中前括
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
矢隧地而尘不扬
藏三牙
臧三耳
冰不寒
非六王
罪五伯(霸)
毁五帝
坚白之察
无厚之辩
白马之辩
名实之辩
两可之辩
是非之辩
本迹之辩
有无之辩
(有序)无序之辩
同异之辩《淮南子》
名辩的终极目的之辩。
代表人物
邓析
邓析(前545年 —前501年),中国春秋时代末年郑国人,与政治家子产同时,名家思想之创先者,著有《邓析子》二篇,已散佚,今传者一般认为是后世伪托之作。中国秦汉以来政治专权,重人文,轻自然,名辩之学穷极事理,却招致诸多批评,荀子曾将邓析与惠施并列进行批评,认为他们同是“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之徒。
惠施
惠施,(约前370年-前310年)战国时期宋国人,与庄子同时,著有《惠子》一篇,已散佚。《庄子》之中保有大量惠施的言谈与学说,著名的有〈天下篇〉的“历物十事”,〈秋水篇〉的“濠梁之辩”等等。庄子亦为好友以他者的视角专门评著有《惠子》一篇被郭象删除。
尹文
尹文(前360年-前280年),中国战国时期人,著有《尹文子》。《尹文子》序称其在齐宣王时,于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皆为公孙龙的学生;但是《汉书‧艺文志》却说“先公孙龙”。《吕氏春秋》则有其游说齐湣王的记载。
尹文的思想出于名家,但是也杂揉了申不害、韩非子的学说,自名家而至法家。这种现象反映战国初期,由宗法封建过渡到法治专制的政治社会的思想。但由于尹文思想本身的复杂性,有些近代学者不再沿袭班固的分类,而对其学派归属有了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是墨家,或有直接列入杂家的。
《尹文子》一书的真伪也历经许多讨论,20世纪初期有些学者据认为今本的《尹文子》全系伪托之作,但在1970到80年代间,已有学者认为书中材料在研究尹文思想时,大抵是可信的;90年代以后,伪书之说更受到全面的批驳。
宋钘
宋钘,~前300年,又作宋牼、宋荣子,中国战国时代人,约与孟轲、尹文、彭蒙、慎到同时,曾游于稷下。著有《宋子》十八篇。
宋钘的学说流派归类,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汉书‧艺文志》归入小说家;荀子将墨翟、宋钘并称。不过,今人多依《庄子‧天下篇》将宋钘与尹文并称之言,将两人的思想并称为“宋尹学派”。
公孙龙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著有《公孙龙子》14篇,目 前只残留6篇,共一卷。最著名的即〈白马论〉与〈坚白论〉,其中提出了“白马非马”和“坚白石”等论点。
东方朔
东方朔自称辩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鲁胜
鲁胜,字叔时,西晋代郡,生卒年不详。少有才操,曾任佐著作郎,晋惠帝元康初年,升迁为建康令。不久因时局不稳,“尝岁日望气,知将来事故”,而归隐家中。中书令张华派儿子去请鲁胜做官,朝廷聘鲁胜为博士官,都被拒绝。鲁胜是第一位替墨家作注的学者,并定名为《墨辩》,今仅存《墨辩注》序文。
吕才
吕才,唐初哲学家,博州清平人。少好学,自学成才,又精于天文、地理、医药、制图、军事、历史,长于声乐,制作管乐器“只八”。中书令温彦博推荐吕才给唐太宗。入弘文馆。历官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他奉命删定《阴阳书》,颁布天下。他确认“极微”和“气”是世界的根源,并从“乾坤”、“刚柔”等对立关系中寻找事物变化的原因。他反对宗教迷信,对“禄命生成说”、“五德说”和“风水说”进行了批判。贞观六年(632年),谱曲《功成庆善舞》(更名为《九功舞》)、《七德舞》(更名为《秦王破阵乐》)、《上元舞》,曾传到日本、印度等国。吕才又知兵事,著有《教飞骑战阵图》。作品多散佚,《全唐文》辑录有《进大义婚书表》、《进白雪歌奏》、《议僧道不应拜俗状》、《因明注解之破译图序》。
陈亮、叶适
陈亮、叶适,宋代唯物主义学家,他们重视名辩的实际作用,反对理学的空观、空谈和诡辩。他们无情地抨击朱陆理学的空谈恶习,另一方面对理学的“不问道理”的诡辩深恶痛绝。他们在朴素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基础上,提出了富有辩证内容的逻辑思维方法:“举一以见二,指二以见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尽考”的全面观察方法。陈亮《辩士传》已失,但从尚存的《辩士传序》一文看出,《辩士传》可能是一部对名辩之士评说和关于逻辑辩术应用的专著。叶适提出了诸如“类族辨物”的求同别异认识方法。
傅山
傅山,明末的伟大启蒙学者,勇敢地向着禁锢森严的儒学“道统”宣战,公然自命为“异端”,针锋相对地批驳了所谓“子不如经”的正统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经、子同等”甚至“有子而后有经”的主张,对于六经和诸子作了无可轩轾的研究或评注,被誉为近代研治子学的开创者。他认真地评注了《公孙龙子》四篇和《墨子·大取篇》这样两部在古代逻辑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发生过重大影响的论著,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至 今仍颇有学术价值。
程智
程智,明末安徽人。不惟喜研易理,对先秦名学尤其公孙龙思想极为推崇,研究亦深。《守白论》, 就是一部以"公孙龙子为宗"的论著。从全祖望收录的"十六目"及其"宗旨"推测,这是一部纯理性思辨的学术专著,其哲理不仅涵盖整个先秦名学,还渗透着易学、老庄哲学的精华。
其他人物
桓团,生平不详,《庄子》中将其与公孙龙并列为“辩者之徒”。
綦毋子,生平不详,曾在平原君门下为公孙龙之徒,曾与邹衍辩论“白马非马”之论。
毛公,战国时人,与公孙龙同为平原君门下食客,著有《毛公》九篇。
黄疵,秦博士。著有《黄公》四篇,今已不传。
成公生,与黄疵同时,游谈而不仕。
名家衰落
先秦名学到了秦始皇灭亡六国就难以发展,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第一项:秦朝使中国统一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禁止私学,只能以吏为师;到了汉代,又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政府的强势领导下,名辩之学难以发展,名家也随之衰落。
第二项:名辩之学与秦汉以来的中国主流文化精神不一致。中国古代文化重人文,轻自然,名辩之学穷极事理,却招致诸多批评;而儒家成为显学之后,士大夫皆关注于社会伦理,强调经世致用,名辩之学被视为以争胜为目的的无用之学。此外,名辩之学所采取的分析方法,接近纯粹的语言分析,然而主流的儒、道之学皆对此方法有所批评,甚至根本否定。在主流文人的排挤之下,名家之学无立足之地。
第三项:就名家内在的发展而言,名辩之学本身相当艰涩难懂,也影响了其发展。首先是一字多义的情况严重,致使后学众说纷纭,难以诂训;其次,由于名家时常以违反常识的语言叙述命题,常人难以接受而失去研究兴趣。在后学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难免走向绝路。
诸子论名
先秦诸子与名家或迭有争辩、或有所批评,录于其作中。
儒家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当中也吸取了名家与墨家的认知心和逻辑方法,但是他却用这些方法,对名家与墨家都展开批评。荀子评名家:“不法先王,不是礼仪,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
有些研究指出,荀子认为学术必须为政治、道德服务,而对于名家热烈研究“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自然科学问题,荀子认为这是以人的认知能力,是不可能求尽的。所以他批评名家是“愚者、妄人”,认为君子不应该去追求这类知识,而要由“格物致知”转向“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
也有学者指出,由于荀子学说中的“名实”与公孙龙的“名实”有别:
“实”方面:荀子指的是时空中的个体物与其统类;公孙龙指的是物体的性质。
“名”方面:荀子是用以命谓一个个体或统类;公孙龙则用以命谓一个体物的各项性质。
名实对应方面:荀子认为名应该与对应物的个体或统类相应;公孙龙则认为应该与个体物的各项性质相应。
在“名实”观点不同之下,荀子便以自己的名实观批评公孙龙的“以实正名”是“以名乱实”。
另外,也有人认为荀子在批评名家时是站在政治的立场,以统治者而非哲学家的观点讨论名家问题。荀子认为制名是统治者的重要任务,而名家的诡论会威胁到这个系统,统治者对其学说不必研究,应该予以压制。对于名家哲学,荀子不但反对,甚至主张以政治势力和刑法禁止。
墨家
《墨子》一书中,有〈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通常合称为《墨经》,是后期墨家通过逻辑的方式,反驳名家辩论的著作。
对于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墨者认为这其中的“同”字必须分别为“重、体、合、类”四种,而“类同”为真的命题,不能据以推论出“体同”的命题也为真。惠施的谬误,是出自于文字的歧义。
而对公孙龙的“坚白石”之说,墨者以现实世界的坚白石为据,认为坚、白同时存在于石中,不会互相排斥,反对公孙龙的论点。
学派文献
先秦纯理论
《邓析》二篇。郑人,与子产并时。
《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
《公孙龙子》十四篇。赵人。
《成公生》五篇。与黄公等同时。
《惠子》一篇。名施,与庄子并时。
《黄公》四篇。名疵,为秦博士,作歌诗,在秦时歌诗中。
《毛公》九篇。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赵胜家。
《离谓》、《正名》、《审应》、《审分》、《听言》、《应言》、《淫辞》
《不屈》、《爱类》、《去尤》、《去宥》
汉魏纯应用
《申鉴》《中论》《政论》《士操》《形声论》《人物志》《土纬新书》《姚氏新书》《九州人士论》《通古人论》《刑名二篇》《无君论》《才性论》《去伐论》《声无哀乐论》《本无论》《周易略例》《老子指略》《道德论》
中印融合
东晋南北时
《顺中论》《回诤论》《如实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文心雕龙》《支公十番》《四本论》《王家八并》《宋氏四非》《赭道正玄章》《刘先生通论》
以上为古因明学。 范谧《辨名苑》十卷卢辩《称谓》五卷徐陵《名数》十卷
隋唐宋时期
《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续疏》《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因明注解立破义图》《集量论》《道教诠理答难》《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最》《玄珠录》《辩士传》
以上为新因明学。赵武孟《河西人物志》十卷杜周士《广人物志》三卷宋璲《吴兴人物志》十卷《蔡氏辨名记》五卷陆羽《南北人物志》十卷僧远年《兼名苑》二十卷龙昌期《天保正名论》八卷
西书七千部
《因明入正理论解题辞》冯梦祯
《守白论》程智
《公孙龙注》傅山
《墨子注》傅山
1607年 利玛窦、徐光启 《几何原本》 译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
1631年 傅泛济、李之藻 《名理探》 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前10卷 [20]
1641年 南怀仁 《穷理学》 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后20卷
清末时代
严复《穆勒名学》《名学浅说》
王国维《辩学》
金岳霖《论道》
近代时代
通用版《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语法知识渗透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知识——概念(上下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几点说明》、《词和词组》、《词义》、《形容、限制和补充》
、《肯定和否定、全部和部分》、《陈述和陈述的对象》、《复句》、《准确地使用概念(逻辑常识一)》、《严密的判断(逻辑常识二)》、《推理——归纳和演绎 (逻辑常识三)》、《论断的根据(逻辑常识四)》、《谈学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论证的方法》、《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江苏用版第一册: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二、《正确把握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三、《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四、《概念间的反对关系》五、《概念间的同一关系》六、《概念间的交叉关系》七、《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八、《概念间的概括》九、《概念间的限制》十、《判断应注意语言的推敲》十一、《下判断应注意量的限定》十二、《下判断应注意时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定》第三册:十三、《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十四、《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十五、《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第四册:十六、《同一律(上)》十七、《同一律(下)》十八、《矛盾律》十九、《排中律》、《思想政治·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语言逻辑
名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视语言逻辑的学派之一。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是人群间表达生活需求及传承生活智慧的形式载体。语法过于复杂的语言反而效率低,且不容易学,而华文的语法其实就是语序。历史上文化阶层的历史职责的完成,有的时候,需要创造新的可能性比遵守规则更重要。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墨家在诸子百家论战中不拘泥于短句、成语等固有表达形式,而是吸取诸国方言理性逻辑经验拓宽名墨家的表达。名墨家的历史贡献是给华语创造了更多准确、复杂、有内涵、有逻辑、同时不失生动、灵活、韵律的表达。使华语逻辑复杂的限定关系得以清晰展开、让句子的逻辑能够完整。因为名家语言蕴含的理论深度高、词汇丰富,所以古人们在使用名家语言进行语言应用表达时的本身就是对自我思维的逻辑锻炼。但也因为名家语言对使用者的理性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儒家非毁及名家自身职业因素而转向诡辩。使“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于今(指西晋鲁胜所处时代)五百余岁,遂亡绝。”但凡事勿极端。保持华文语言简洁高效的同时还能准确表达事物逻辑,无疑是两全其美的折中方案。加上华语灵活的核心--构词法,效率高的同时又不失精确性。而语言逻辑表述上深层次的东西「的」「地」「得」「底」的使用区分,其实从唐宋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得"字的现代用法。 事实上与引进和制汉语同时代的严复,其制造的华制新汉语在水平与严谨上远胜和制汉语。
政治主张
战国秦汉时期盛行的名学话题,几乎都有两条线索,两套体系,既是知识论的,又是政治学的。一类是先秦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一类是先秦政治思想史意义上的“名”。在政治上,邓子提出“无厚”,惠子提出"去尊",但是具体内容并没有留传下来,应该是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种"去尊"的平等观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惠子和公孙龙还提出了"偃兵",“兼爱”,“惠民”,“非约”,反对"虞卿为平原君请益地”,反对用暴力统一天下。
历史地位
名家之地位在秦朝以后退出政治舞台,名家的后世传人的影响均不及儒、墨、道、释、易、兵、法家等诸家影响面广,名家在不同程度的被融入到诸家文化的精髓中。名家在战国中期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派,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思想学与逻辑学大融合也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学派影响
名家重视逻辑思辨,是智慧的基础,可惜不为东周各大学派所容,尤其不为只重狭义心性的儒者接受。但有助中国数学(数术家)的发展、对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学也有实际的重叠范围,这对天文历法与建筑是有实际帮助的。
有说名家和礼官有关,那么《礼经》当中与名家相关的记载便是其中的数学问题。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数学的九个分支-九数:郑玄引《周礼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军输、方程、盈不足、旁要。”
方田:田地测算。
粟米:粮食换算比率
差分:赋税的分配。
少广:田亩面积和长阔。
商功:工程土方估计。
均输:运输费用的分配。
方程:方程式。
盈不足:计算盈亏。
旁要:勾股问题。
名家评价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鈲鋠析乱而已。
历史评价
先秦诸子与名家或迭有争辩、或有所批评,录于其作中。
儒家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当中也吸取了名家与墨家的认知心和逻辑方法,但是他却用这些方法,对名家与墨家都展开批评。荀子评名家:“不法先王,不是礼仪,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
有些研究指出,荀子认为学术必须为政治、道德服务,而对于名家热烈研究“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自然科学问题,荀子认为这是以人的认知能力,是不可能求尽的。所以他批评名家是“愚者、妄人”,认为君子不应该去追求这类知识,而要由“格物致知”转向“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
也有学者指出,由于荀子学说中的“名实”与公孙龙的“名实”有别: “实”方面:荀子指的是时空中的个体物与其统类;公孙龙指的是物体的性质。 “名”方面:荀子是用以命谓一个个体或统类;公孙龙则用以命谓一个体物的各项性质。
名实对应方面:荀子认为名应该与对应物的个体或统类相应;公孙龙则认为应该与个体物的各项性质相应。 在“名实”观点不同之下,荀子便以自己的名实观批评公孙龙的“以实正名”是“以名乱实”。
另外,也有人认为荀子在批评名家时是站在政治的立场,以统治者而非哲学家的观点讨论名家问题。荀子认为制名是统治者的重要任务,而名家的诡论会威胁到这个系统,统治者对其学说不必研究,应该予以压制。对于名家哲学,荀子不但反对,甚至主张以政治势力和刑法禁止。
道家
名家强调纯粹的语言逻辑,因此,道家中庄子一系对于语言采取怀疑而蔑视的态度。就像《庄子秋水》篇认为能用语言来论说的,都是“物之粗也”。在追寻道的过程,语言也只是一项工具而非目的。对于将语言当成思想的名家,自然不是道家所追求的。所以,即使名家中惠施对知识语言的看法与庄子颇为接近,但是庄子仍然批评他是“逐物而不返,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
墨家
《墨子》一书中,有〈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通常合称为《墨经》,是后期墨家通过逻辑的方式,反驳名家辩论的著作。
对于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墨者认为这其中的“同”字必须分别为“重、体、合、类”四种,而“类同”为真的命题,不能据以推论出“体同”的命题也为真。惠施的谬误,是出自于文字的歧义。
而对公孙龙的“坚白石”之说,墨者以现实世界的坚白石为据,认为坚、白同时存在于石中,不会互相排斥,反对公孙龙的论点。
名家之地位在秦朝以后退出政治舞台,名家的后世传人的影响均不及儒、墨、道、释、易、兵、法家等诸家影响面广,名家在不同程度的被融入到诸家文化的精髓中。名家在战国中期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派,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思想学与逻辑学大融合也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