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书五经 > 五经 > 周易 > 认识易经 >
弟子规

周易演变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周易演变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源自《说卦第二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按乾坤、兑艮、离坎、震巽相错排列,所谓“乾坤纵而六子横”。

          先天八卦,据文献记载,魏晋时失传至宋朝邵雍再揭示于世。《周易本义》的卷首说:“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宋人以为此图的方位为伏羲所创,所以称“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方位”。先天八卦还配以数字的排列方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先天八卦所蕴涵的数理,一方面说明八卦的符号实际上是与古人的数理观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揭示着《易经》作为认识世界的观点与方法迥异于其他的哲学体系,即它本身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有着具体的数理演变逻辑。先天的方位以一阴一阳相偶相对,象征着天地自然的法象。往顺而来逆,从乾至震,逆向而数,则数为:一、二、三、四。从巽至坤,顺行而数为:五、六、七、八。这在方向上符合《系辞》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天地自然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研习《易经》的人而言,“先天”不仅为我们认识世界开拓了视野,而且,有利于我们以多重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世界。就实用方法而言,其标示在八卦上的数字,是传说或托名邵雍发明的“梅花易数”起卦占验事情的数理依据。


    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亦称文王八卦,其出现远比先天八卦早。后天八卦源自《说卦第五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所谓“震兑横六卦纵”。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人用之位,后天之学也。”此图为宋代著名易学家邵雍所传,意在解析《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的事物发展观。这一卦图的排列方式是易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制,它不仅是第一个圆形卦图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排列顺序能应和五行相生的思想,如震为木、巽为木;离为火;坤为土;兑为金,乾为金;坎为水。帝者,根蒂,生物之主。帝出震位后,按顺时针转依次为:震、巽(木)→离(火)→坤(土)→兑、乾(金)→坎(水)。余一艮,艮为土。按孔颖达说,则可归类于坤中。依《说卦传》,则说“成言乎艮”。在方向上,艮属于标志东北方向的卦,也属于“万物终始”的生成之地。因此,当我们将八卦的图形当做一次革命性创制时,其五行对应八卦的解析就正好为这种图示的结构找到了双重的理论依据:一则五行按八卦图顺序相生;二则《说卦》中的论述正好符合五行相生的顺序。这两种理论相辅相成,由此,《易经》也从阴阳的认知扩大到五行的范畴。


    歌诀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有多种,如“今传本”卦序、京房易传的八宫卦序、邵氏易卦序、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周易卦序等。
    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