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一《五言古诗》三十三篇 >
弟子规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cī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寻西山隐者不遇[1]
唐-邱为
绝顶一茅茨[2],直上三十里。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草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的距离。


扣关无僮仆[3],窥室惟案几[4]
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若非巾柴车[5],应是钓秋水[6]
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


差池不相见[7],黾勉空仰止[8]
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及兹契幽绝[9],自足荡心耳[10]
这清幽的景色多么惬意,身心也如被清水荡涤了一般变得澄澈清明。


虽无宾主意[11],颇得清净理[12]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兴尽方下山[13],何必待之子[14]
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注释
[1]寻:寻访。
[2]绝顶:山的顶峰。茅茨:茅草屋顶,指代茅屋。
[3]扣关:敲门。僮仆:指书童。关,门栓。
[4]案几:案与几都是桌子,案大几小。
[5]巾柴车:指乘柴车出游。巾指车篷,这里用作动词,指给车子盖上车篷。柴车,指简陋粗劣的车子。晋人陶潜为百代隐逸之祖,常驾柴车出游,此处暗寓其意。
[6]钓秋水:《庄子·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也,闲暇之所好也。”又《秋水》篇,谈道通于一,任性适己之理。这里合用二事。
[7]差池:《诗·燕燕》:“差池其羽”。原意参差不齐,这里引申为彼此去来而未能相见。
[8]黾勉:《诗·谷风》:“邑勉同心”。原意是努力,此指殷切。龟音。仰止:《诗•车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谓如同仰望高山一样,对高尚的德行要仿效之。仰止:仰望,向往。仰,仰望,止,语助词。语自《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及兹:到此地。契:契合,恰逢。幽绝:与世隔绝的幽深。
[10]自足:本来已足以。荡:涤荡。心耳:这里“耳”兼指一切感官,“荡心耳”意谓感受自然,心胸如涤荡。
[11]宾主意:宾主相得之意。
[12]颇:颇有稍、甚二义,在此均可通。清净理:佛道玄理都称清净理,此应指道家清净无为之理,主要意思是心守虚静,纯任自然。
[13]兴尽:《世说新语·任诞》记晋人王子猷乘舟雪夜由剜溪到山阴访戴安道,及门不入而返,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用为率意而行的典故。
[14]之子:那个人,指西山隐者。语见《诗·燕燕》“之子于归”。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诗是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的。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三、四两句,写到门不遇,叩关无僮仆应承,窥室只见几案,杳无人踪。紧接着下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也不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读诗至此,读者似乎遇到了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士。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一点。



丘为

丘为,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初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于玄宗天宝二年(743)进士及第。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