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五《七言律诗》五十三篇 >
弟子规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唐-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惟一作:唯)



  • jiào
    duì
    zhōng
    qǐng
    xiān
    kàn
    zuǒ
    yuán
    w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遣悲怀三首·其三[1]
唐-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2]
我闲坐时为你悲伤,也自怜自伤。人生百年归一死,所别只是先后不同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3],潘岳悼亡犹费词[4]
邓攸命中无子,我也年届五十,这何尝不是命运的安排?潘岳的《悼亡诗》就算写得再好,对死者来说不过是白费笔墨罢了。


同穴窅冥何所望[5],他生缘会更难期[6]
纵然我死后能与你同穴共葬,来生相会也是难以指望的奢求。


惟将终夜长开眼[7],报答平生未展眉[8]
唯有以彻夜不眠、辗转反侧的思念,报答你生前从未舒展过的眉头。





注释
[1]此首由哀余生、疑来生引发百年长恨,哀思无尽。
[2]百年:《庄子》说人生上寿百年,百年指身死。
[3]邓攸:字伯道,西晋人,战乱中因救侄儿而舍弃亲子,后来终身无子嗣。时论“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韦丛曾生五人,仅存一女,故元稹如此慨叹。寻知命:快到五十岁了。《论说•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韦丛未生子。她死时元稹三十余岁,不得言“知命”,可知是十数年后追忆而作。又稹五十岁时后妻裴氏生一子,则当作于五十岁前。
[4]潘岳:西晋诗人,曾作《悼亡诗》三首,唐人用为典实。费词:意谓悼亡不能重起死者,于事无补。
[5]同穴:指夫妻死后合葬一处。《诗经•王风•大车》:“谷(生)则异室,死则同穴。”窅冥:形容渺茫深远。
[6]他生缘会:指再世里有缘重会,仍为夫妻。期:期待,期望。
[7]终夜长开眼:传说中鳏鱼的眼睛终夜不闭,而无妻之人又称鳏夫。此处用作长鳏不娶之意。事实上,元稹在韦丛死后两年就纳安氏为妾,六年后,又娶裴氏,“终夜长开眼”,实为一时冲动之词。
[8] 未展眉:指前妻韦丛生前没有过过舒心的日子,即前诗所谓“自嫁黔娄百事乖”。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此首由悲亡妻转而自悲,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悲君”总括前两首,“自悲”开本诗。妻子已死,人寿有限,虽曰百年,其能几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两句用典故含蓄表达“自悲”的内容。用典贴切,曲折地表现自己无子、丧妻的无限悲恸。颈联是对将来的遥思,如今已阴阳阻隔,无缘相见,但愿死后能同穴,在转生的来世能再结良缘。然而,“何所望”、“更难期”两词表明这些愿望是难以预期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那么,唯一可以寄托哀思的现实的办法就是“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了。感情真挚绵邈,柔肠千回百转,催人泪下。

      三首诗紧扣诗题一气而下,以“悲”字贯穿始终。前两首重点悲亡妻,第一首侧重倾述夫妻的恩爱及亡妻对自己的体贴,第二首侧重写妻亡后自己悲恸之情,从过去写到现在。第三首悲伤自己的孤苦凄凉,从现在写到未来。情感线索十分明晰。本诗的语言也极本色,情真语真,毫不藻饰雕绘,有的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等句都是极为浅近自然之语,但所抒发的感情却极沉痛哀婉。这样,质朴平易的语言形式与深厚婉曲的情感内容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这是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蘅塘退士云:“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并非溢美之辞。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