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五《七言律诗》五十三篇 >
弟子规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玩 一作:重)



  • jiào
    duì
    zhōng
    qǐng
    xiān
    kàn
    zuǒ
    yuán
    w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1]
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2],黄山旧绕汉宫斜[3]
渭水萦绕着秦关依地势曲折地东流,高峻的黄麓山仍斜绕在汉宫殿旁。


銮舆迥出千门柳[4],阁道回看上苑花[5]
天子的銮驾远出,穿过千门万户间的宫柳,在相连的阁道间啊,君臣们将宫苑的鲜花回看。


云里帝城双凤阙[6],雨中春树万人家。
帝都似乎在云中浮动,云端上是那双凤的金铜阙,春树在雨中分外青绿,绿荫遮庇着百姓万千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7],不是宸游玩物华[8]
为了趁着春时,颁行颁行节气时令,天子出游,可不仅仅是赏玩景物风光。




注释:
[1]本诗应皇帝制命而作,又是和诗,故称“奉和……应制”。圣制;皇帝所作。当时天子有《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诗,王维应制和作。王维数历朝端,作时未可骤定。或定为天宝初为左补阙时作,无确据。蓬莱:蓬莱宫,因宫后有蓬莱池,故名,又名大明宫、东内。(大明宫,即皇城东内,原名永安宫,贞观八年置,九年改大明宫,高宗时改蓬莱宫,后复改大明宮。)兴庆:宫名,兴庆宫,在皇城东南,又称南内,在隆庆坊,是玄宗为皇子时旧宅。玄宗即位,避其名讳“隆基”,改兴庆宫。阁道,即复道,高楼间架空的通道。《旧唐书•地理志》:“自东内至南内,有夹城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留春,即赏春,留为留连之意。
[2]渭水: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陕西最大的一条河。源出甘肃渭源县鸟鼠山,东流横贯陕西中部,至潼关入黄河。长安城北枕渭水。萦:绕。秦塞:古称秦为“四塞之国”。唐长安城在秦咸阳东南二十里。
[3]黄山:一名黄麓山,在长安西陕西兴平县北。汉宫:汉时于黄山筑黄山宫。此指唐朝宫殿。斜:山势迤逦状。
[4]銮舆:帝王的车驾。迥出:远出。千门:指宫中重重门户。柳:兴下句的“花”,依朱熹说,唐时殿庭间多植花柳。
[5]上苑:指皇家园林。
[6]双凤阙:汉长安建章宫有凤阙,此处泛指皇宫门前的望楼。宫门前望楼为阙。《三辅黄图・建章宫》记:''古歌云:'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生。'”按:铜雀,即铜凤凰。
[7]阳气:指春天阳和之气。行时令:按季节颁发行政令。据《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郊,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8]宸(chén)游:皇帝出游。宸:指北极星之所居,此指皇帝。物华:美好的景物。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蓬莱宫,即唐大明宫。唐代宫城位于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一直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筑阁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阁道直达曲江。王维的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所谓“应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见的景象。首句写渭水曲折地流经秦地,次句指渭水边的黄山,盘旋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和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不仅显得开阔,而且因为有“秦”、“汉”这样的词语,还增强了时空感。诗人驰骋笔力,描绘出这样广阔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笔写春望中的人:“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因为阁道架设在空中,所以阁道上的皇帝车驾,也就高出了宫门柳树之上。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杂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经过三四两句回旋,到这里再出现,就更给人一种高峰突起的感觉。云雾低回缭绕,盘亘在广阔的长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像要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万家攒聚,无数株春树,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显得生机勃发。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古代按季节规定关于农事的政令叫时令。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这是一种所谓寓规于颂,把皇帝的春游,夸饰成顺天道之举。

  古代应制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诗歌的艺术性很高,王维善于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显得真切而自然。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好,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貌。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66-167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