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四《五言律诗》八十篇 >
弟子规

书边事 张乔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书边事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 jiào
    duì
    zhōng
    qǐng
    xiān
    kàn
    zuǒ
    yuán
    w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书边事[1]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2],征人倚戍楼[3]

角声吹起,在清秋的满天空中回荡,征人倚着驻守的城楼眺望。


春风对青冢[4],白日落梁州[5]
青冢上草色青青,仿佛春风还在来往,凉州大地上落下了夕阳。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6]
浩瀚的沙漠再没有敌兵阻挡,遥远的边疆,终于可有远客来畅游。


蕃情似此水[7],长愿向南流。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注释
[1]据今人周祖撰、贾晋华考订,本诗写凉州一带干戈消偃、蕃情归顺情况,与史书所载懿宗咸通四年(863)至广明元年(880)张义潮收复河淳诸州事相合。书:写。边:边地。
[2]调角:吹角。乐律曰调,引申为奏乐。唐方干《听段处士弹琴》:“几年调弄七条丝。”角,即号角,古代军中传达命令的管乐器。断清秋:消逝于清秋。断:中断,停止。
[3]征人:远征戍边之人。戍楼:兵士戍防的城楼。
[4]青冢: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西南。据说汉王昭君和亲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死后葬塞外,塞草秋白,昭君墓草独常青,称青冢。此处青冢取其象征意,非实指。冢,坟墓。
[5]梁州:梁州当系凉州之误。梁州在今陕西南郑,非边地。凉州在今甘肃武威,为边州,河淳十三州之一。此泛指边塞地域。
[6]穷边:荒远的边疆。
[7]蕃情:指吐蕃人的心愿。蕃:指吐蕃,古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河淳诸州自代宗宝应年间起陆续为吐蕃所据,至懿宗大中间起陆续收复。陷落七八十年。张义潮收复凉州在懿宗咸通四年。广明年后,诸州又纷纷为吐蕃复据。似此水:凉州境内马城河等为黄河支流,由此向南流入黄河,当指此。似此水,谓吐蕃人情归顺如支流南入黄河。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