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四《五言律诗》八十篇 >
弟子规

早秋三首·其一 许浑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早秋三首·其一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银河。( 一作:)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洞庭波 一作:老烟波)



  • jiào
    duì
    zhōng
    qǐng
    xiān
    kàn
    zuǒ
    yuán
    w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早秋三首·其一[1]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2],西风生翠萝[3]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凛凛西风,吹拂而过,好像有青萝蔓枝而生。


残萤栖玉露[4],早雁拂金河[5]
残存的萤火虫,在秋露如玉的草上栖息,第一批避寒的大雁,拂过秋空的银河南飞。


高树晓还密[6],远山晴更多[7]
天已拂晓,高大的树木依然秋叶繁茂茂密,晴空万里,远山因着它的衬托,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8],自觉洞庭波[9]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注释
[1]此是作者旅居他乡时咏初秋清晨之景的诗作。
[2]遥夜:长夜。泛清瑟:弹瑟。唐时瑟一般为二十五弦。瑟音清和,故称清瑟。泛:奏鸣。晋《和声歌》:“黄丝啤素琴,泛弹弦不断。”泛、弹连用,知为弹奏指法。乐曲之和声、散声称泛声,泛当与此相关。此处则泛指奏鸣。
[3]翠萝:萝为攀援植物。此泛指林丛。
[4]残萤:萤火虫秋来将尽,故称残。玉露:露水的美称。陈徐陵《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比金风已动,玉露早圆。”
[5]早雁:初秋南飞之雁称早雁。金河:秋日之银河,据古时五行说,秋季属金。按《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仲秋之月“鸿雁来,玄鸟归”。三、四两句切此物侯。
[6]“高树”句:秋日叶落,因早秋,故还密。
[7]“远山”句:秋气高爽晴明,山势更见其远。
[8]“淮南”句:语出《淮南子·说山》:“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9]洞庭波:《楚辞·九歌·湘夫人》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此句化用此典。此句与上句感慨初秋黄叶飘零,岁暮将至。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朝阳初照下的河面。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