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六《七言绝句》五十一篇 >
弟子规

为有 李商隐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为有
    唐-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jiào
    duì
    zhōng
    qǐng
    xiān
    kàn
    zuǒ
    yuán
    w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为有[1]
唐-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2],凤城寒尽怕春宵[3]
云母屏风后,有一位格外娇媚的妇人,京城里,隆冬已过,春风送暖,只怕这短暂的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4],辜负香衾事早朝[5]
只因为,没来由嫁了个做高官的丈夫,如今要日日侍奉其早朝,再也不贪恋这温暖的香衾。






注释
[1]取诗之前两字为题,与内容无关,属于无题诗。
[2]云屏:云母石装饰的屏风。《西京杂记》卷一载,汉成帝时,赵昭仪居昭阳殿,有云母屏风。 
[3]凤城:指京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凤凰集于京城,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
[4]无端:没来由,连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金龟婿:为高官的夫婿。唐武则天时,改变大臣们所佩鱼饰物为龟饰物,以承汉制。三品以上大官要佩金饰的龟袋,称“金龟”。后中宗罢龟复鱼,但俗以金龟为贵显而沿用不变。婿:夫婿,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呼。《旧唐书·舆服志》:“天授元年,改内外所佩鱼并作龟,三品以上龟代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
[5]衾:被子。早朝:朝会或朝参。这里指起早上朝。唐代早朝很早,冬季天尚未亮百官便已上朝,卯正为早朝时间,相当于现代早晨六点。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难以精确考证,朱世英推测此诗大约写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之间,即李德裕罢相以后,诗人之妻王氏去世之前。这段时间李商隐个人和家庭的处境都十分艰难。

  这是一首闺怨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富家女子,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爱,因而在云屏深处娇嗔缱绻,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端”的抱怨,“辜负香衾”的怅恨。作品将夫妻厮守与事早朝对立起来,以无情写多情,以多情怨无情,心理刻画极为细致,风格含蓄深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描述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云屏”,云母屏风,指闺房陈设富丽,“无限娇”称代娇媚无比的少妇。金屋藏娇,两情缱绻,当春风送暖,京城寒尽之时,便双双地怕起春宵来了。丈夫既富且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处在云屏环列的闺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气候宜人,理应有春宵苦短之感,应该不会产生“怕”的心情。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这就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询答案。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冬寒已尽,衾枕香暖,两口子情意款洽,本应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这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闺房里,实在不是滋味。这些似是枕畔之言,当丈夫正欲起身离去时,妻子对他说了这番话,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类似“悔教夫婿觅封侯”那样一种痴情;或是责怪丈夫,向他倾诉“孤鹤从来不得眠”的苦衷。“无端”二字活画出这位少妇娇嗔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对春宵爱恋的深情。其实,妻子的苦恼也是丈夫的苦恼。

  前面的“为有”和“凤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应当说他“怕春宵”比妻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留恋香衾,不愿过早地离去,撇下娇媚多情的妻子,让她忍受春宵独卧的痛苦;还怕听妻子嗔怪的话,她那充满柔情而又浸透泪水的怨言,听了叫人不禁为之心碎。不愿早起离去,又不得不早起离去。对于娇妻,有内疚之意;对于早朝,有怨恨之情;对于爱情生活的受到损害,则有惋惜之感。“辜负”云云,出自妻子之口,同时也表达了丈夫的心意,显得含蓄深婉,耐人寻味。

  这首绝句含蓄深沉而又富于变幻。前两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像比较平直。但着一“怕”字,风波顿起,情趣横生。后面两句围绕着“怕”字作进一步的解说,使意境更加开拓明朗。这样写,前后连贯,浑然一体。其中“为有”“无端”等语委婉尽情,极富感染力。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诗词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171-1172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