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六《七绝乐府》九篇 >
弟子规

秋夜曲 王维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 jiào
    duì
    zhōng
    qǐng
    xiān
    kàn
    zuǒ
    yuán
    w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秋夜曲[1]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2],轻罗已薄未更衣[3]
秋月初生微露乍起,轻罗的衣裳,已挡不住凉意,可她却还是未曾换上秋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4],心怯空房不忍归[5]
夜已深,她还在拨弄久久地拨弄银筝,只因为,空房寂寞,教她怎忍独守归去?





注释
[1]秋夜曲:乐府杂曲歌辞。题下原有二诗,此为其二,咏闺怨。有题此首为王涯作,第一首为张仲素作。今检《王右丞集》无此诗。其他唐诗选本均属王涯作。
[2]桂魄:月亮的别称。魄为月初出或将没时的微光,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桂魄。据《酉阳杂俎》载,月中桂树高五百丈,故常将“月”与“桂”联系起来。
[3]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已薄:已觉单薄。更衣:指换上厚暖的衣服。
[4]筝:筝为弦乐器,十三弦。银筝,银饰的筝。殷勤:频频弹拨。此指十分投入。弄:弹奏。
[5]空房:夫去房空。《古诗》:“空房难独守。”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顾元纬本、凌本俱载此首,《乐府诗集》作王维诗,《万首唐人绝句》作王涯诗,《全唐诗话》、《唐诗纪事》俱作张仲素诗。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少妇独守空闺,沉浸于相思,不忍更衣;借弹筝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银筝夜久殷勤弄”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讲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没有回房的意思。实写女主人公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心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内心处的秘密。

  “心怯空房不忍归”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诗人描写了一种清冷的景象,以此为“背景”,再写女主人公的“衣着”,以衬托其孤寂。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接写“弹筝”的行动,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等,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4月第1版:598-599
2.王丽珍译注 唐诗三百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211-212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