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书五经 > 五经 > 春秋 > 春秋公羊传 > 卷二:《桓公》 >
弟子规

桓公五年 公羊高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桓公五年
    【经】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传】曷为以二日卒之?怴也。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
    【经】夏,齐侯、郑伯如纪。
    【传】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离不言会也。
    【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传】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从政也。
    【经】葬陈桓公。
    【经】城祝丘。
    【经】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传】其言从王伐郑何?正也。
    【经】大雩。
    【传】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经】螽。
    【传】何以书?记灾也。
    【经】冬,州公如曹。
    【传】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公羊高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