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一《五言古诗》三十三篇 >
弟子规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蹬 一作:磴)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朝东。(凑 一作:走;似 一作:如)
    青槐夹驰道,宫何玲珑!( 一作:观)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1]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2],孤高耸天宫。
雁塔矗起,势同从地心涌出,它独立高危,耸向了天宫。


登临出世界[3],蹬道盘虚空[4]
登上高塔,仿佛超越了尘世,回看那步步塔梯,更似乎盘旋在缥缈天空。


突兀压神州[5],峥嵘如鬼工[6]
它奇突高壮,镇守神州大地那俊奇的雄姿,如同鬼斧神工。


四角碍白日[7],七层摩苍穹[8]
上瞻,只见四展的塔角,障蔽了白日的光芒,七层的塔身,简直要扪摸到青青的天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9]
下瞰,可看高翔的飞鸟,更俯听得迅风在脚下啸号惊呼。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10]
东眺,连绵的群山如波涛惊起,千山万峰奔凑在一起,如同是江汉朝宗。


青槐夹驰道[11],宫馆何玲珑[12]
近南,青青的槐树行夹辅着驰道,连接起那层层楼台宫观——塔上看来,显得这样小巧玲珑。


秋色从西来[13],苍然满关中[14]
秋色从西方扑来,苍灰的游埃弥漫空中。


五陵北原上[15],万古青濛濛[16]
北原上汉帝五陵,千年万古,墓树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17],胜因夙所宗[18]
环望过六合,清净的佛理,了然可悟,那胜妙的善根,本是我素来敬崇。


誓将挂冠去[19],觉道资无穷[20]
我愿挂起官冠毅然离去,就像那汉人逢萌--因为觉悟了大道,终身受用不穷。




注释
[1]天宝十一载(752)秋作。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参作者小传。薛据,河东宝鼎人,开元十九年(七三一)进士及第,官终水部郎中。慈恩寺,长安南郊名胜,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太子李治追祭母亲,在隋无漏寺故址上建此寺,因名慈恩寺。浮图,佛塔。慈恩寺佛塔在寺西院,名大雁塔。高宗李治永徽三年(六五二)由唐僧玄奘所建,本五层。武则天时增为十层,后经兵火,存七层。至今仍为名胜。
[2]涌出:形容塔拔地而起的气势。《妙法莲花经·见宝塔品》:“尔时佛前有七宝塔……从地涌出。”
[3]出世界:高出人世间。世界,佛教语,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连用指宇宙。
[4]蹬道:塔内的梯级。虚空:天空。这一句与上句倒装。说循梯级登塔。
[5]突兀:突起高耸。指高塔。压:镇。神州:《史记·邹衍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6]峥嵘:高峻的山峰,这里指塔。如鬼工:如鬼斧神工凿成。
[7]四角:塔层四出的檐角。碍:遮蔽。
[8]七层:参注①。苍穹:天空。苍,青色,穹,穹窿,中高四周低如圆盖状。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苍言天之色,穹言天之形。
[9]“下窥”二句:指登塔后见鸟、风都在己下,夸张之辞。
[10]“连山”二句:化用晋木华《海赋》“波若连山”及《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二语参语译。
[11]“青槐”句:驰道,天子驰车马所用的道路。这里指长安城内大街,南唐尉迟僱《中朝故事》记,长安城内大道两侧植槐树排列成行。
[12]宫馆:泛指长安皇宫中的建筑。何:多么。玲珑:小巧剔透状,是由高处俯瞰的感觉。这句连上句由驰道收束到宫观。
[13]秋色:秋景,即下文的“苍然”。
[14]苍然:这里指青苍中泛灰白色。然,词尾。关中:函谷关以西,陇关以东地区。主要是今陕西省。
[15]五陵北原:本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皆在长安附近渭水北岸,合称“五陵”。此处指长安附近的地带。
[16]青濛濛:青苍如烟,暗含古往今来人事如烟之意。
[17]净理:佛教清净之理,指一切本为虚妄,心要不受影响,一尘不染.了可悟:佛语“了悟”之化用,指彻悟佛教真谛。
[18]胜因:佛教语。胜读去声,优越美妙之意。因,佛教认为事物都由因、缘偶合而起。因是本因,好比种子,缘是机遇,种子遇到机遇便发芽破土。胜因也就是妙善的本因种子。夙:素来。宗:崇尚。
[19]挂冠去:辞官。《后汉史·逸民传》记,逢萌在王莽时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
[20]觉道:佛语“大觉之道”的省语,指彻悟万物皆空之道。资:凭藉。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6月版:第316-318页
2.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第205-206页
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第14页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