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文网首页
您好,亲爱的朋友!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每月20元
小程序
全部
全部
首页
诗
词
曲
赋
文言文
名言名句
全本合集
必背古诗文
作者
首页
>
国学启蒙
>
典故篇
>
幼学琼林
>
卷三:《珍宝》
>
珍宝
程登吉 著
收藏
原文版
注音版
译文版
评析
朗诵版
字帖版
卷三·珍宝
山川之精英,每泄为至宝;乾坤之瑞气,恒结为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谷,明珠可以御火灾。
鱼目岂可混珠,碔砆焉能乱玉。
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
曰孔方、曰家兄,俱为钱号;日青蚨,曰鹅眼,亦是钱名。
可贵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玙琬琰之玉。
宋人以燕石为玉,什袭缇巾之中;楚王以璞玉为石,两刖卞和之足。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璧,价重连城。
鲛人泣泪成珠,宋人削玉为楮。
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王者聘贤,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怀瑾握瑜。
雍伯多缘,种玉于蓝田而得美妇;太公奇遇,钓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剖腹藏珠,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助舞而更助娇。
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归璧。
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金钱成蝶舞,唐库之奇传。
广钱固可以通神,营利乃为鬼所笑。
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珠必算。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
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
但匹夫不可怀璧,人生孰不爱财。
(增)斑斑美玉,瑟瑟灵珠。
琉璃瓶,最宜卜相;琥珀盏,尤可酌宾。
嗣续将盛,鸣鸩化金带之钩;爵禄弥高,飞鹊幻玉纹之印。
魏博铁铸错,悔恨已迟;张说记事珠,遗忘可免。
夏桀乃昏庸主,国有瑶台;郭况是贵戚卿,家多金穴。
韩嫣一出,儿童觅绿野之金丸汉祖既还;汉祖既还,亚父撞鸿门之玉斗。
刻岷姬之形以玉,好色惟然;铸范蠡之像以金,尊贤乃尔。
珊瑚树,寒满齐奴之室;玛瑙盘,捧来行俭之家。
燕昭王之凉珠,炎蒸无暑;扶余国之火玉,冽沍无寒。
锦帆锦帐,炫人耳目;金埒金坞,骇我见闻。
从吾所好,岂曰富而可求;有命存焉,当以不贪为宝。
程登吉作品集
明朝作品集
下载拼音打印版
展开剩余的(
50
%)
珍宝-拼音下载
珍宝标准格式化的打印文档,PDF格式,保存此版本方便打印和收藏。点击后方按钮下载
立即下载
点这里查看华夏古文提供的拼音版文档效果
部分展示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条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卷三·珍宝
山川之精英
[1]
,每泄为至宝
[2]
;乾坤之瑞气
[3]
,恒结为奇珍
[4]
。
山川中的精萃英华,每每泄露出来化为至宝;天地间的祥瑞之气,经常凝结成为珍奇物品。
故玉足以庇嘉谷,明珠可以御火灾
[5]
。
所以宝玉可以庇护五谷成熟,明珠可以防御火灾发生。
鱼目岂可混珠
[6]
,碔砆焉能乱玉
[7]
。
鱼目怎可混同珍珠,碔砆哪能冒充玉石?
黄金生于丽水
[8]
,白银出自朱提
[9]
。
黄金的著名产地是丽水,白银的著名产地是朱提。
曰孔方、曰家兄
[10]
,俱为钱号;日青蚨
[11]
,曰鹅眼
[12]
,亦是钱名。
“孔方”“家兄”,均为钱的代称;“青蚨”“鹅眼”,也是钱的别名。
可贵者明月夜光之珠
[13]
,可珍者璠玙琬琰之玉
[14]
。
“明月”和“夜光”,是弥足珍贵的宝珠;“璠玙”和“琬琰”,是最为珍稀的美玉。
宋人以燕石为玉,什袭缇巾之中
[15]
;楚王以璞玉为石,两刖卞和之足
[16]
。
宋国有人误把燕石认作宝玉,用十层缇巾精心包裹;两位楚王都将璞玉当成石头,先后砍断卞和的双足。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
[17]
;和氏之璧,价重连城
[18]
。
魏惠王的宝珠,光芒能照亮前后十二辆车;和氏璧的价值,能换取十五座城池。
鲛人泣泪成珠
[19]
,宋人削玉为楮
[20]
。
鲛人哭出的泪滴,能凝结成珍珠;宋人将玉削刻成楮叶,足以乱真。贤人是国家的宝贝,儒者是席上的珍品。
贤乃国家之宝
[21]
,儒为席上之珍
[22]
。
古代的君王诚聘贤人,用“束帛加璧”之礼,送上捆成一束的五匹丝帛,还加赠美玉;真正的儒者坚持道义,堪比“怀瑾握瑜”。
王者聘贤,束帛加壁
[23]
;真儒抱道
[24]
,怀瑾握瑜
[25]
。
古代的君王诚聘贤人,用“束帛加璧”之礼,送上捆成一束的五匹丝帛,还加赠美玉;真正的儒者坚持道义,堪比“怀瑾握瑜”。
雍伯多缘,种玉于蓝田而得美妇;太公奇遇,钓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26]
。
杨伯雍有良缘,在蓝田种出宝玉,后来娶到美妇人;姜太公遭奇遇,在渭水钓得玉璜,后来遇见周文王。
剖腹藏珠
[27]
,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
[28]
,助舞而更助娇
[29]
。
剖开肚皮藏珍珠,爱财到了不惜性命的地步;头盘锦缎起舞,为舞姿添彩更为容貌增色。
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
[30]
;相如忠勇,能使秦廷归璧
[31]
。
孟尝很廉洁,能使珍珠重返合浦郡;蔺相如忠勇,终令秦王完好归还玉璧。
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
[32]
;金钱成蝶舞,唐库之奇传
[33]
。
玉钗化作白燕飞去,这是汉代宫廷的异事;金钱变成蝴蝶起舞,此乃唐朝国库的传奇。
广钱固可以通神
[34]
,营利乃为鬼所笑
[35]
。
钱多固然可以打通神明,谋利却被鬼魅嘲笑。
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
[36]
;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37]
。
以微物末技引出超值之物,称为“抛砖引玉”;有眼无珠认不出贵重之物,叫作“买椟还珠”。
贤否罹害
[38]
,如玉石俱焚
[39]
;贪婪无厌
[40]
,虽锱珠必算
[41]
。
贤人坏蛋一同遭殃,称为“玉石俱焚”;贪财小气永不知足,即使“锱铢”也一定计较。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
[42]
;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43]
。
崔烈花大钱买官来做,人们都嫌他满身“铜臭”味;苏秦的嫂子不敢看他,自称因他“多金”而感到害怕。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
[44]
;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
[45]
。
熊衮父亲亡故,上天洒下钱雨帮他办丧事;翁仲儒家里穷,天空中落下金雨助其脱贫。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
[46]
,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47]
。
汉代杨震因为畏惧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严词拒绝别人赠送黄金;唐太宗为惩戒贪腐,而故意将绢帛赐给败露的贪官。
晋鲁褒作《钱神论》
[48]
,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
[49]
。
晋代鲁褒作《钱神论》,曾称钱为“孔方兄”;王夷甫绝口不提“钱”字,把钱叫作“阿堵物”。
然而床头金尽
[50]
,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
[51]
。
然而床头余钱用尽,豪杰壮士也面上无光;口袋里没有钱,阮郎也会羞涩惭愧。
但匹夫不可怀璧
[52]
,人生孰不爱财。
只是百姓不能露财炫富,遭来祸端;世人哪个不贪爱钱财?
(增)斑斑美玉
[53]
,瑟瑟灵珠。
斑斑是美好的玉,瑟瑟是光亮的珠。
琉璃瓶,最宜卜相[54];琥珀盏
[55]
,尤可酌宾。
琉璃瓶最适合占卜宰相,琥珀盏尤其适合供宾客饮酒。
嗣续将盛
[56]
,鸣鸩化金带之钩;爵禄弥高
[57]
,飞鹊幻玉纹之印。
子孙要兴旺发达,有鸠鸟化为金带钩;爵禄要增高,有喜鹊化成玉纹印。
魏博铁铸错
[58]
,悔恨已迟;张说记事珠
[59]
,遗忘可免。
用魏博等地的铁铸成的大错,悔恨也来不及了;张说用珠记事,可避免遗忘事情。
夏桀乃昏庸主,国有瑶台
[60]
;郭况是贵戚卿,家多金穴
[61]
。
夏桀是昏庸的君主,宫中建有瑶台;郭况是皇亲国戚,家里有很多藏金子的地方。
韩嫣一出,儿童觅绿野之金丸汉祖既还
[62]
;汉祖既还,亚父撞鸿门之玉斗
[63]
。
韩嫣一出门,孩子们就去寻找掉落在草丛中的金弹丸;汉高祖刘邦从鸿门宴逃走,亚父范增用剑击碎玉斗。
刻岷姬之形以玉
[64]
,好色惟然;铸范蠡之像以金
[65]
,尊贤乃尔。
把岷姬的样子刻在玉上,夏桀如此的好色;用金铸成范蠡的像,这是越王勾践尊崇贤才。
珊瑚树,寒满齐奴之室
[66]
;玛瑙盘,捧来行俭之家
[67]
。
珊瑚树,充满了石崇的家;玛瑙盘,从裴行俭家里捧出。
燕昭王之凉珠
[68]
,炎蒸无暑;扶余国之火玉
[69]
,冽沍无寒。
燕昭王的凉珠,让人夏天不再感到炎热;扶余国的火玉,让人可以驱寒。
锦帆锦帐
[70]
,炫人耳目;金埒金坞
[71]
,骇我见闻。
锦帆锦帐,使人眼花缭乱;金埒金坞,使我惊骇不已。
从吾所好
[72]
,岂曰富而可求;有命存焉,当以不贪为宝
[73]
。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怎么能说富贵是可以追求的呢?人生各有命运,应以不贪为宝。
注释:
[1]精英:精华。指事物之最精粹、最美好者。古人认为国家兴旺之时,必出现 祥瑞之气,精粹英华,充满山川之间,奇珍、异宝,到处出现。
[2]泄:泄露。古代认为珠玉等宝物是山川精华泄露出来的。至宝:最珍贵的宝物。《后汉书·陈元传》:“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3]瑞气: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晋书·天文志中》:“瑞气:一曰庆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亦曰‘景云’。此喜气也,太平之应。二曰归邪。如星非星,如云非云。或曰,星有两赤彗上向,有盖,下连星。见,必有归国者。三曰昌光,赤,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
[4]恒:常常。奇珍:奇异珍贵之物。《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遣人通越繇王闽侯,遗以锦帛奇珍。”
[5]故玉足以庇嘉谷,珠可以御火灾: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王孙圉和赵简子谈论何为国宝,提到玉足以庇荫嘉谷,免遭水旱灾害侵袭。珠足以防御火灾,才值得当作宝贝。庇,庇佑。嘉谷,古以粟(小米)为嘉谷,后亦用为五谷的总称。《国语·楚语下》:“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6]鱼目混珠:又作“鱼目似珠”。鱼目似珠而非珠,用以喻以假乱真。。《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惟此鱼目,唐突玙璠。”唐·李善注:“鱼目似珠。玙璠,鲁玉也。
[7]碔砆:碔砆为似玉的美石而非真玉。又作,武夫,碔砆。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瑊功玄厉,碝石碔砆。”《注》:“碔砆,赤地白彩,葱笼白黑不分。”汉王子渊(褒)《四子讲德论》:“故美玉蕴于碔砆,凡人视之怢焉。”
[8]丽水:古代水名。《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倒言》:“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又,《千字文》:“金生丽水。”丽水,金沙江流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的一段。自古产金。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五金·黄金》:“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
[9]朱提: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汉书·地理志上》:“(犍为郡)朱提,山出银。”又,《汉书·食货志下》:“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是为银货二品。”
[10]孔方: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谑称钱为“孔方兄”。《汉书·食货志下》“钱圜函方”,唐·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外圆而内孔方也。”
家兄:因钱别号“孔方兄”,故有此称。晋·鲁褒《钱神论》:“京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又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南北朝时,习称钱为孔方兄。也称作“孔 兄”、“方兄”。
[11]青蚨(fú):钱的别名。青蚨,传说中的一种虫子,据说捉住母虫,子虫就飞来;捉住子虫,母虫也会飞来。相传淮南子会一种法术,用青蚨母虫的血涂在八十一文铜钱上,用青蚨子虫的血涂在另外八十一文铜钱上,每次去买东西,有时先用母钱,有时先用子钱,用掉的钱都会再飞回来,这样循环往复,钱就永远用不完。后因以“青蚨”代指钱。《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瑒獪’,一名‘騳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
[12]鹅眼:古代一种劣质的钱。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朝廷允许私铸铜钱,导致铜钱品质恶劣,一千文串起来还不到三寸长,被称为“鹅眼钱”。后世遂称劣质钱为“鹅眼”。《宋书·颜竣传》:“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
[13]明月:指明月珠,因珠光晶莹似月而得名。《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东汉·王逸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夜光:指夜明珠。因在夜晚能发光而得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死而目皆无精,夜可以鉴,谓之‘夜光’。”“明月”“夜光”,后皆可用以指代明珠。
[14]璠玙(fán yú):美玉。春秋时的鲁国国宝。《说文解字》:“璠:玙璠。鲁之宝玉。从玉,番声。孔子曰:‘美哉玙璠!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胜,二则孚胜。’
琬琰(wǎn yǎn):琬、琰,皆为玉名,亦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洪兴祖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周代曾以琬、琰制圭,为礼器,名之“琬圭”“琰圭”。琬圭圆形,天子赏赐诸侯,使者持之,以为符信。琰圭上端尖锐,是征讨不义的符信。
[15]宋人以燕石为玉,什袭缇(tí)巾之中:先秦时期,宋国有一个人把燕石当作宝玉,用十重黄红色的丝巾包裹收藏,被识货的人嘲笑。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亦用为自谦凡庸之词。燕石,一种似玉而非玉的石头,产于燕山。《文选·应璩〈百一诗〉》:“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唐·李善注引《阚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侧,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斋七日,端冕玄服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俯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与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医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谨。”
什袭,重重叠叠地包裹起来。缇巾,橘红色的丝巾。
[16]楚王以璞(pú)玉为石,两刖(yuè)卞和之足:先秦时期,楚国人卞和得到一块璞玉并献给楚王,结果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认为他在行骗,先后砍去了他的双足。后来楚文王相信了卞和,剖开璞玉,果真得到一块美玉,起名为“和氏璧”。《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璞玉,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刖,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17]惠王之珠,光能照乘(shèng):战国时期,魏惠王吹嘘自己有玉能照亮前后十二乘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
惠王,指魏惠王(前400—前319),亦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䓨,战国时魏国第三任国君。魏武侯子。即位后迁都大梁。与赵、韩构恶,被齐军大败于马陵。又屡败于秦。召集逢泽之会,改侯称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等至大梁。孟轲尝劝他行仁义而不能用。国势渐衰。在位三十六年。乘,用于为车辆计数的量词。此指车辆。一车四马,谓之“乘”。
[18]和氏之璧,价重连城: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秦昭王派使者送信给赵惠文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后遂以“价重连城”或“价值连城”,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和氏之璧,见本篇前注。连城,相连的城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后用以指极珍贵的东西。
[19]鲛人: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生物。相传鲛人哭泣,泪滴可以变成珍珠。《博物志·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又,《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引《博物志》逸文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20]宋人削玉为楮(chǔ):相传,古代宋国有人用三年时间,将玉刻削成楮树叶,放在真楮叶中难以分辨真假。楮,树名。叶似桑,皮可以造纸。《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21]贤乃国家之宝:秦想伐楚,派使者观看楚国宝器。楚国大臣昭奚恤对秦国使者说,楚国的宝贝是贤臣。
《新序·杂事》:“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令尹子西而问焉:‘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令尹子西对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问焉,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宝玩好之物,非国所宝重者。’王遂使昭奚恤应之。……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坛,称曰:‘客欲观楚国之宝器,楚国之所宝者贤臣也。……’”
[22]席上之珍:席上的珍宝,比喻儒者美善的才学。《礼记·儒行》暨《孔子家语·儒行解》:“哀公命席。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
[23]王者聘贤,束帛加璧:汉武帝曾以束帛加璧、安车驷马之仪,礼迎大儒申公。《史记·儒林列传》:“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
束帛加璧,束帛之上又加玉璧。古代表示贵重的礼物。《仪礼·聘礼》:“受享束帛加璧。”《礼记·礼器》:“束帛加璧,尊德也。”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
[24]真儒:真正的儒者。犹大儒。西汉·扬雄《法言·寡见》:“如用真儒,无敌于天下。”
[25]怀瑾(jǐn)握瑜(yú):比喻人有高贵的品德和才能。瑾、瑜:都是美玉。《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东汉·王逸章句:“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
[26]太公奇遇,钓璜(huáng)于渭水而遇文王:太公,指姜太公吕尚,史书称“吕尚”“吕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相传他垂钓于渭水,得遇周文王,并辅佐周朝灭商,是周朝开国第一功臣,也是春秋战国时齐国的始祖。钓璜,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文王,指周文王。姬姓,名昌。《尚书大传·西伯戡耆》:“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文王拜之。尚父云:‘望钓得玉璜,刻曰:“周受命,吕佐检德合,于令昌来提。”
[27]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传说古代西域有商人得到美珠,剖开自己肚子珍藏它。人们都笑他只知道爱惜宝珠,而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资治通鉴·唐纪·唐太宗贞观元年》:“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
[28]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唐·杜甫《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后来又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宋·陆游《梅花绝句》:“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9]助娇:指使其更加娇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助娇花》:“御苑新有千叶桃花。帝亲折一枝,插于妃子宝冠上,曰:‘此个花尤能助娇态也。’”
[30]孟尝廉洁,克俾(bǐ)合浦还珠:汉代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东北)不产谷而产珠宝,与交趾接境贸籴粮食。前任太守过分贪婪,大肆捕捞珍珠,致使珍珠移往别处。后来孟尝做合浦太守,禁止搜刮百姓,改革以前的错误政策,于是珍珠又回到合浦。后遂以成语“合浦还珠”比喻东西失而复得。
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策孝廉,举茂才。任徐县令,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前守贪秽,珠渐尽而民生艰。乃革前弊,复珍珠生产,百姓返其业,商货流通。后以病去官,隐处穷泽,身自耕佣。汉桓帝时屡被荐举,终不用。卒于家,年七十。克俾,能使。克,能。俾,使。
[31]相如勇忠,能使秦廷归璧: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受命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取十五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在秦廷与秦王斗智斗勇,终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玉璧完好回归赵国。本句“勇忠”,他本多作“忠勇”,从联语平仄格律角度而言,“勇忠”优于“忠勇”。
[32]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据传,西域神女赠汉武帝玉钗,汉武帝转赐赵婕妤,宫人想打碎玉钗,结果玉钗化为白燕飞天而去。东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卷二:“元鼎元年,起招仙阁于甘泉宫西。……神女留玉钗以赠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黄[插图]欲之。明日示之,既发匣,有白燕飞升天。后宫人学作此钗,因名‘玉燕钗’,言吉祥也。”
[33]金钱成蝶舞,唐库之奇传:传说唐穆宗时,宫中牡丹花开放,有黄色、白色的蝴蝶数万只在花间飞舞,唐穆宗命令张网捕捉,得到数百只,仔细一看,原来是府库的金银所化。。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上每睹芳盛,叹曰人间未有。自是宫中每夜即有黄白蛱蝶万数,飞集于花间,辉光照耀,达晓方去。宫人竞以罗巾扑之,无有获者。上令张网于宫中,遂得数百。于殿内纵嫔御追捉,以为娱乐。迟明视之,则皆金玉也。其状工巧,无以为比。而内人争用绛缕绊其脚,以为首饰,夜则光起于妆奁中。其后开宝厨,睹金钱玉屑之内将有化为蝶者,宫中方觉焉。”
[34]钱可通神:形容金钱魔力极大﹐可买通一切。唐代张延赏审案,有人用三万贯钱贿赂他,他十分愤怒。第二天,又送十万钱,张延赏说:“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唐张固《幽闲鼓吹》﹕"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寃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史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帖子复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命两日须毕。明日复见帖子曰﹕'钱十万贯。'公曰﹕'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惧及祸﹐不得不止。'"
[35]营利乃为鬼所笑:传说南朝刘宋官吏刘伯龙因为家穷,只好经营小本生意,维持生计。遇鬼大声嘲笑,刘伯龙叹息说:“贫穷都是因为命啊,今天竟被鬼笑话了。”《南史·刘粹传(附刘伯龙)》:“有刘伯龙者,少而贫薄。及长,历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贫窭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遂止。”
[36]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乃先题二句于壁,赵游寺见诗,乃补二句,以成一绝,人谓常建为抛砖引玉。(注释者按:常建为唐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二人相去百年,绝无相见之理。)
[37]买椟还珠:买珠宝而只拿走漂亮的盒子,却不要里面真正值钱的珠宝,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后以“买椟还珠”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椟,木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38]贤否(pǐ)罹(lí)害:好人坏人一同遭殃受害。贤,贤德之人。否,不贤之人。罹,遭逢,遭遇。
[39]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坏同归于尽。俱,全,都。焚,烧。《尚书·胤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40]无厌:不满足,没有限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厌,满足。此句“贪吝无厌”,他本多作“贪婪无厌”。“贪婪无厌”,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类无期,谓之‘封豕’。”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东汉·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贪吝”较之“贪婪”偏重吝啬,舍不得花费。“贪吝无厌”语典虽晚于“贪婪无厌”,但与下文“锱铢必算”更为契合,不劳改字。
[41]锱铢(zī zhū)必算:同“锱铢必较”。形容斤斤计较,十分吝啬、贪婪。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说文解字》:“锱,六铢也。”“铢,权十絫黍之重也。”古人以二十四铢为一两。比喻微小的数量。《庄子·达生》:“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淮南子·兵略训》:“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锱铢有余。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比喻微利,极少的钱。
[42]铜臭(xiù):铜制品上的一种气味,铜钱上的臭味,讽刺唯利是图的人。汉灵帝时卖官鬻爵。崔烈本冀州名士,因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一日,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 曰:“论者嫌其铜臭。”见《后汉书·崔骃传》。
[43]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战国纵横家苏秦游说秦国不成功,困顿回家,嫂子不给他做饭。等他被赵王封武安君拜相后,路过洛阳,他的嫂子趴在地上不敢起来。苏秦问她为何前后态度差别这么大,嫂子回答:“因为你地位高,钱非常多。”《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秦,指苏秦。苏秦(?—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今属河南)人。战国著名纵横家。主张合纵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进行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齐湣王末年任齐相。与赵国李兑一起约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归还部分侵占的魏、赵之地。齐亦趁机攻灭宋国。后来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有苏秦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战国策》及《史记·苏秦列传》所说有异。
[44]熊衮(gǔn)父亡,天乃雨(yù)钱助葬:唐代御史熊衮,为官清廉,家无积蓄。父亲死后,竟无钱下葬,只能日夜痛哭。一天,天上降下十万钱帮他完成葬礼。熊衮,唐朝末年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唐昭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雨钱,意为钱像雨一样落下。雨,此处作动词用,念作去声。《建宁府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孝弟部名贤列传》引):“熊衮,建阳人,其先南昌人。昭宗时,为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性至孝。时当乱,后例无俸给,惟立功时有赏赉,衮悉散之部下。父丧不能葬,昼夜号泣天,忽雨钱三日,始毕葬事。所剩钱尽举入官其邻里,仆隶得者悉化为土。后人称‘忠孝雨钱公’。”
[45]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汉代翁仲孺,家住渭川,穷困潦倒。一天,上天降下十斛金给他。从此富比王侯。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汉世翁仲孺,家贫力作,居渭川。一旦,天雨金十斛于其家,于是与王侯争富。”
[46]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东汉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过昌邑,杨震曾经推荐王密为邑令,昌邑县令王密带了十斤金子晚上送他,说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拒绝了王密的贿赂。
[47]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唐代开国功臣长孙顺德受贿,接受别人馈赠的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故意赐给他十匹绢,目的是让他内心羞愧。《旧唐书·长孙顺德传》:“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太宗践祚,真食千二百户,特赐以宫女,每宿内省。后,顺德监奴,受人馈绢事发,太宗谓近臣曰:‘顺德地居外戚,功即元勋,位高爵厚,足称富贵。若能勤览古今,以自鉴诫,弘益我国家者,朕当与之同有府库耳。何乃不遵名节,而贪冒发闻乎!’然惜其功,不忍加罪,遂于殿庭赐绢数十匹,以愧其心。大理少卿胡演进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恕,奈何又赐之绢?’太宗曰:‘人生性灵,得绢甚于刑戮;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48]鲁褒:字元道,西晋南阳(今属河南)人。晋惠帝元康后,纲纪大坏,货赂公行,鲁褒乃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刺世,后不知所终。事见《晋书·隐逸传》。
[49]阿堵物:钱的代称。西晋名士王夷甫自命清高,从不言“钱”。有一天他妻子故意让人将铜钱堆在床前,他早晨起来发现后,命奴婢“举却阿堵物(搬走这个东西)”,仍不说“钱”字。后世遂以“阿堵物”指钱。《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阿堵物,“阿堵”为西晋口语,是“这个”的意思。阿堵物,也即“这个东西”。因西晋名士曾呼铜钱为“阿堵物”,后世遂以“阿堵物”称钱,含有讽刺揶揄之意。
[50]床头:指身边极近之处。床头金尽:谓身边钱财耗尽,陷于贫困境地。唐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51]阮郎羞涩:即“阮囊羞涩”之典。相传晋代名士阮孚手拿一个黑包游会稽,别人问他包里有什么,他说就只有一文钱,用来看包,免得包羞涩。后因以“阮囊羞涩”指手头拮据,身无钱财。这一典故,广为流传。宋元之际阴时夫《韵府群玉(卷六)·七阳·一钱囊》亦载:“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空恐其羞涩。’”“阮囊羞涩”之典,虽查不到早期文献出处。但唐代杜甫《空囊》诗就有“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句子,绝非宋人所造。
[52]但:只是。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匹夫不可怀璧:一个人本没有罪,但因为他身藏玉璧,别人贪图他的玉璧,就会找各种借口来谋害他。《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晋·杜预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
[53]斑斑:玉名,因玉上斑纹错综而得名。瑟瑟,珍珠名。唐郑处晦《明皇 杂录》「杨贵妃姊虢国夫人,恩宠一时,大治第宅……虢国中堂既成,召匠垢镘,授二百万赏其值,而复以金盞瑟瑟三斗为赏。”
[54]卜相:占卜宰相。《旧五代史·卢文纪传》:“清泰初,中书缺辅相……(唐)末帝乃俱书当时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瓶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奇待,欢然命之,即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姚顗同升相位。”
[55]琥珀盏:用琥珀做成的酒器。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可入药,也可做饰物。晋张华《博物志·药物》:“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琥珀一名珠江。
[56]嗣续将盛句:旧时讲因果报应的传说:山西张氏,世代有阴德,忽有一鸠入室。张氏祝之曰:“尔为祸耶,飞上承尘;尔为福耶,飞入我怀。”鸠飞人怀,以手探之,得一金带钩,遂宝之。自是子孙日益富盛。见宋阴时夫《韵府群玉》。“鸣鸠”,原本为“鸣鸩”,误。
[57]爵禄弥高句:《搜神记》记载,传说汉代张颢见飞着的喜鹊掉在地上化成石头,剖开得一块金玉印。玉印
[58]铸错:即失误。据《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祜三年》记载,唐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因其牙兵骄横难以管制,请朱全忠尽杀其牙兵,从此魏博衰弱不振。他悔恨不已,说:“聚集六州四十三县的铁,也铸不成如此大的错。”魏博,古代地名,今河北大名县一带。
[59]记事珠:能帮助记忆的珠子。有人送给唐代名相张说一颗珠子,凡有遗忘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拿起拨弄,顿时了然于心。故叫“记事珠”。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说秘为至宝也。
[60]瑶台:美玉砌成之台。极言其华丽。《淮南子·本经》:“晚世之时,帝有桀纣,为璇室瑶台,象廊玉床。”
[61]金穴:称富有之家。汉光武帝郭皇后的弟弟郭况升大鸿胪官职,得到很多赏赐,其豪富京城无人可比,时人称其家为“金穴”。《后汉书·郭皇后传》:“(郭后弟)况迁大鸿胪, 帝数幸其弟,会公卿诸侯亲家饮宴,赏赐金钱缭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北周庾信《见游春人》:“长安有狭邪,金穴盛豪华。”
[62]“韩嫣”两句:西汉武帝的宠臣韩嫣喜好玩弹弓,他经常用黄金做弹丸。孩子们听说他出来玩弹弓,就跟着他,看见弹丸落地就去捡。长安有民谣“苦饥寒,逐弹丸”。意思是,苦于没有吃穿,就去拾金制的弹丸。金丸:金制之丸。晋葛洪《西京杂记》:“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若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
[63]玉斗:玉制之酒器。楚汉鸿门宴上,酒过一半,刘邦起如厕,趁机与樊哙等独骑间道返回军中,留张良奉白璧一双献给项羽,玉斗一双,献给亚父范增。项王受璧,置于座上。范增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见《史记·项羽本纪》。
[64]岷姬:岷山之美女。夏桀伐岷山,岷山庄王以二女献于桀,一名琬,一名琰。 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形于苕华玉之上,苕是琬,华是琰也。见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引《竹书纪年》。
[65]金像:用金铸成的像。春秋时,越国灭掉吴国,越国大夫范蠡遂泛舟游五湖,不知所终。越王勾践思念范蠡,以黄金铸像置于座侧而朝夕论政。见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66]齐奴;晋石崇之小名。石崇与王恺斗富。晋武帝以高二尺许的珊瑚赐恺,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用铁如意击碎。恺既惋惜又愤怒。石崇遂命左右取珊瑚还之,有三尺、四尺,光彩溢目者六七珠。如恺所示者甚多。于是王恺惘然自失。见《世说新语·汰侈》。
[67]行俭:唐裴行俭。唐代名将裴行俭有玛瑙盘,二尺多宽,十分美观。军吏王休烈不慎摔碎,十分惶愧。裴行俭表示并不在乎,当时人都称赞他重人轻物的胸怀。《旧唐书·裴行俭传》:“有玛瑙盘二尺余,文彩殊绝,军吏王休烈捧盘历阶趋进,误蹑衣,足跌便倒,盘亦随碎,休烈惊惶,叩头流血。行俭笑而谓曰:'尔非故也,何至于是。’更不形颜色。”
[68]凉珠:招凉珠。传说燕昭王得黑蚌之珠,时值酷暑,置珠于怀中,体自清凉, 因号为消暑招凉之珠。见晋壬嘉《拾遗记》。
[69]火玉:发光的美玉。唐武宗会昌元年,扶余国(在今松花江中游平原)献火玉斗。红色,长半寸,上突下圆,光照十余步,冬天放在房子里,人可不穿棉衣。冽冱,寒冷。唐苏鹑《杜阳杂编》:“(唐)武宗皇帝会昌元年,扶余国贡火玉三斗。……火玉色赤,长半寸,上尖下圆,光照数十步,积之可以烧鼎,置之室内,则不复挟纩。”
[70]锦帆锦帐:锦帆,锦制的船帆。隋炀帝荒淫无度,征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又造龙舟、凤船,以象牙为檣,以锦为帆为缆。驾幸江都,舶胪相接二百余里。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见《隋书·炀帝纪》《炀帝开河记》。锦帐:晋代石崇同王恺斗富,铺设四十里路的锦帐。
[71]金埒金坞:金埒,金筑的矮墙。晋王济好马射,是时人多地贵,济买地作埒,编钱匝地,满埒,人号为金埒。见《晋书·王济传》《世说新语·汰侈》。
金坞:金的小城。汉末董卓于长安东北筑郿坞,高与长安城相等,郿内积黄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银绮、奇玩,积如丘山。人号为金坞。见《后汉书·董卓传》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72]从吾所好:即作自己爱好的事。《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3]不贪为宝:以廉洁为宝贵。春秋时期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要献给执政的大臣子罕,子罕说:“你以玉为宝贝,我以不贪为宝贝,你将玉送给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贝,还是各自拥有自己的宝贝为好。”《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参考资料:
1.檀作文 万希,幼学琼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23-04-01
2.程允升 原撰 叶光大译注 幼学故事琼林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12
珍宝即贵重珍奇的珠玉宝石,泛指极有价值的物品。珍,强调物品的精美;宝,强调物品的贵重。因此,古人常用珍宝来形容那些对自己而言称得上珍贵和有价值的人。本篇首先介绍了各类宝物的名称,之后列举了相关的成语典故,目的是告诉幼童有形的珍宝尽管美好,却不如无形的珍宝——品格、道德、朋友可贵。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程登吉作品集
明朝作品集
下载硬笔字帖版
 
目录
 
目录
程登吉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其《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
>点击查看详情
必背古诗文
01:一年级古诗文
02:二年级古诗文
03:三年级古诗文
04:四年级古诗文
05:五年级古诗文
06:六年级古诗文
07:七年级古诗文
08:八年级古诗文
09:九年级古诗文
10:高一古诗文
11:高二古诗文
12:高三古诗文
13:高中古诗文选修
四库全书
+
-
易类
· 子夏易传
· 周易郑康成注
· 增补郑氏周易
· 陆氏易解
· 周易注
· 周易注疏
· 周易略例
· 周易考证
· 周易集解
· 周易口诀义
+
-
书类
· 尚书注疏
· 洪范口义
· 书传
· 尚书全解
· 禹贡指南
· 禹贡论
· 山川地理图
· 尚书讲义
· 夏氏尚书详解
· 禹贡说断
+
-
诗类
· 诗序
· 毛诗注疏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 陆氏诗疏广要
· 毛诗指说
· 诗本义
· 郑氏诗谱
· 苏氏诗集传
· 毛诗名物解
· 毛诗李黄集解
+
-
礼类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三礼总义
· 通礼
· 杂礼书
+
-
春秋类
· 春秋左传注疏
· 春秋公羊传注疏
· 春秋谷梁注疏
· 箴膏肓
· 起癈疾
· 发墨守
· 春秋释例
· 春秋集传纂例
· 春秋集传微旨
· 春秋集传辨疑
+
-
孝经类
· 古文孝经孔氏传
· 孝经注疏
· 孝经指解
· 孝经刊误
· 孝经大义
· 孝经定本
· 孝经述注
· 孝经集传
· 御定孝经注
· 御纂孝经集注
+
-
五经总义类
· 驳五经异义
· 郑志
· 经典释文
· 公是七经小传
· 程氏经说
· 六经图
· 六经正误
· 九经三传沿革例
· 融堂四书管见
· 四如讲稿
+
-
四书类
· 孟子注疏
· 论语集解义疏
· 论语注疏
· 论语笔解
· 孟子音义
· 论语拾遗
· 孟子解
· 论语全解
· 孟子传残
· 尊孟辨
+
-
乐类
· 皇祐新乐图记
· 乐书
· 律吕新书
· 瑟谱
· 韶舞九成乐补
· 律吕成书
· 苑洛志乐
· 钟律通考
· 乐律全书
· 御制律吕正义
+
-
小学类
· 训诂
· 字书
· 韵书
+
-
正史类
· 史记
· 史记集解
· 史记索引
· 史记正义
· 读史记十表
· 史记疑问
· 前汉书
· 班马异同
· 后汉书
· 补后汉书年表
+
-
编年类
· 竹书纪年
· 竹书统笺
· 前汉纪
· 后汉纪
· 元经
· 唐创业起居注
·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考异
· 资治通鉴释例
· 资治通鉴目录
+
-
纪事本末类
· 通鉴纪事本末
·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蜀鉴
· 炎徼纪闻
· 宋史纪事本末
· 元史纪事本末
· 平定三逆方略
·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 平定金川方略
+
-
别史类
· 逸周书
· 东观汉记
· 建康实录
· 隆平集
· 古史
· 通志
· 东都事略
· 路史
·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
-
杂史类
· 国语
· 国语补音
· 战国策
· 鲍氏战国策注
· 战国策校注
· 贞观政要
· 渚宫旧事
· 东观奏记
· 五代史阙文
· 五代史补
+
-
诏令奏议类
· 诏令
· 奏议
+
-
传记类
· 圣贤
· 名人
· 总录
· 杂录
· 别录
+
-
史钞类
· 两汉博闻
· 通鉴总类
· 南史识小录
· 北史识小录
+
-
载记类
· 越绝书
· 华阳国志
· 邺中记
· 十六国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蛮书
· 钓矶立谈
· 江南野史
· 江南别录
· 江表志
+
-
时令类
· 岁时广记
· 御定月令辑要
+
-
儒家类
· 家语
· 荀子
· 孔丛子
· 新语
· 新书
· 盐铁论
· 说苑
· 新序
· 扬子法言
· 潜夫论
+
-
兵家类
· 握奇经
· 六韬
· 孙子
· 吴子
· 司马法
· 尉缭子
· 黄石公三略
· 三略直解
· 黄石公素书
· 李卫公问对
+
-
法家类
· 管子
· 管子补注
· 邓子
· 商子
· 韩非子
· 疑狱集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
农家类
· 齐民要术
· 农书
· 蚕书
· 农桑辑要
· 农桑衣食撮要
· 农书
· 救荒本草
· 农政全书
· 泰西水法
· 野菜博录
+
-
医家类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枢经
· 难经本义
· 针灸甲乙经
· 金匮要略论注
· 伤寒论注释
· 伤寒明理论
· 伤寒论方
· 肘后备急方
· 褚氏遗书
+
-
天文算法类
· 推步
· 算书
+
-
术数类
· 数学
· 占候
· 相宅相墓
· 占卜
· 命书相书
· 阴阳五行
· 杂技术
+
-
艺术类
· 书画
· 琴谱
· 篆刻
· 杂技
+
-
谱录类
· 器物
· 食谱
· 草木鸟兽虫鱼
+
-
杂家类
· 杂学
· 杂考
· 杂说
· 杂品
· 杂纂
· 杂编
+
-
楚辞类
· 楚辞章句
· 楚辞补注
· 楚辞集注
· 离骚草木疏
· 钦定补绘离骚图
· 山带阁注楚辞
+
-
别集类
· 汉唐别集
· 宋人别集
· 金元别集
· 明人别集
· 清人别集
+
-
总集类
· 文选注
· 六臣注文选
· 文选颜鲍谢诗评
· 玉台新咏
· 玉台新咏考异
· 高氏三宴诗集
· 香山九老诗
· 河岳英灵集
· 国秀集
· 御览诗
+
-
诗文评类
· 词集
· 词选
· 词话
· 词谱词韵
· 南北曲
· 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辑注
· 诗品三卷
· 文章缘起
· 本事诗
+
-
词曲类
· 珠玉词
· 六一词
· 乐章集
· 安陆集
· 东坡词
· 山谷词
· 淮海词
· 书舟词
· 小山词
· 晁无咎词
国学启蒙
启蒙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训诫篇:
弟子规
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
诗歌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玉台新咏
典故篇:
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
二十四孝
诸子百家
诸子:
老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鬼谷子
孙子
管子
惠子
列子
扁鹊
许行
吕不韦
苏秦
百家: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杂家
兵家
农家
医家
小说家
农家
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