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弟子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著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dēng
    guàn
    què
    lóu
  • táng
    -
    -
    wáng
    zhī
    huàn
  • bái
    shān
    jìn
  • huáng
    hǎi
    liú
  • qióng
    qiān
  • gèng
    shàng
    céng
    lóu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登鹳雀楼[1]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那奔腾的黄河,却昼夜不息,永向大海奔流。


欲穷千里目[2],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注释
[1]此诗抒写登高望远的豪迈之情。 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城上,楼阁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登临胜地,因常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2]穷:尽。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古今评论家,一致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特别蕴藏着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但对这首诗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上述深邃的思想,却是见仁见智了。下面所说的也只是拙见而已。
1.写景与议论丝丝入扣。
      前两句是写景:“白日依山尽”是写太阳和远山相依,“黄河入海流”是写黄河与大海相亲。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登楼所观看到的雄伟壮美、气势磅礴的景象。试想,当我们置身于如此环境之中,总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感受吧?比如用上“心旷神怡”或“爽心悦目”等词语,来点抒情的句子。可是诗人却不落窠臼,他没用任何一个抒情的词语,笔下出现的竟然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人能想到的议论。开始,你也许感到有些惊诧,但只要你稍加思索,便立刻会拍案叫绝:原来,诗人的胸怀是无限广阔的,他不满足于现在看到的雄伟壮美、气势磅礴的景象,他要放眼更加广阔的千万里之外的天地,甚至想获得宇宙的奥秘。
      诗人的这个想象当然是由他前面所写的景象引起的,而诗人的这个议论则又给所写的景象平添了更加奇妙的色彩。这岂不是写景与议论丝丝入扣?
2.对仗与炼字相得益彰。
      这首诗是绝句,而绝句并不要求对仗。可这首诗却两联都用了对仗,而且都对得很工整,属于对仗艺术中的正对:“白日”和“黄河”是名词对名词,“千里”与“一层”是数量词对数量词。而后两句同时是对仗艺术中的流水对:“欲穷千里目”与“更上一层楼”是假设关系。这在绝句的创作中是很少见的。
      此外,这首诗在“炼字”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是自然天成,毫无雕琢之嫌。你看,“白日”和“黄河”,用了两个名词就为读者绘出傍晚时太阳与黄河的鲜明色彩;而“依”和“入”则又用两个动词,给我们展现了太阳与山峦难舍难离的恋情,以及黄河和大海相见恨晚的拥抱。你再想想,诗人所用“欲穷”与“更上”之间,其中是不是正蕴含着他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以及决心登上人生的高峰,实现“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呢?诗人的炼字艺术达到如此境界,如果用成语表达我们的心情,除了用“肃然起敬”之外,是不是还会想到“望尘莫及”呢?
对仗兼顾炼字,炼字不忘对仗,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3.情怀与哲理相互交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面上是写景,其实是抒发诗人的一种情怀:他热爱大自然,他喜欢登高望远,他执着于对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思索。要否则,他登上鹳雀楼为何不欣赏上上下下和远远近近的其他人、事、物、景,却去关注“白日”与“黄河”的命运呢?所以,这首诗,是写王之涣的胸襟与志向的。
      但是,写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后,如果接着再写其他景致,无论写些什么,也难以演奏他的心声。这就决定了后两句采取议论这一表达方式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议论不是离开写景另起炉灶,而是继续写景。可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究竟写了什么景物呢?谁也不知道,但谁都可以想象。这就是意境,这就是空白,这就是艺术。
      而这一切,就是在抒发一种情怀的同时,暗示一种人生的哲理。所以,我说这首诗的最奇妙之艺术,是诗人不仅通过他所写的景物表达他的情怀,而且在其情怀之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而且这哲理又不限于诗人一个人,而是为所有读者的想象创造了展翅飞翔的空间。这岂不是“情怀与哲理相互交融”的奇妙艺术的贡献?
古今评论这首诗的大家都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特别蕴藏着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这是对的。但,对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并没有限制后人的赏析。
      拙文结束时,还要补充几句话。有人对这首诗写了不少文字,说“白日依山尽”,应该是写西面的景物,而“黄河入海流”却是写东方的景色。这岂不矛盾?我却认为,这个问题虽然可以讨论,但不要因此影响了对这首诗深邃意蕴与奇妙艺术的探讨。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