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启蒙 > 诗歌篇 > 唐诗三百首 > 卷四《五言律诗》八十篇 >
弟子规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李隆基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1]
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2]?栖栖一代中[3]
夫子啊,您究竟为了什么,在你生活的时代里,始终奔走不停。


地犹鄹氏邑[4],宅即鲁王宫[5]
您出生的鄹邑,山水仍未改,您居住的屋舍,还是紧邻着鲁王的家宅。


叹凤嗟身否[6],伤麟怨道穷[7]
您曾经叹息:灵禽凤鸟不至,自身再也见不到圣人更因那祥兽麒麟被逮,产生了“吾道穷矣”的悲慨。


今看两楹奠[8],当与梦时同。
(您若神灵有知,)请看厅前相对的楹柱间——我为您敬献的奠礼,是否与您当时梦见过的一般?





注释
[1]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玄宗东封泰山,丙申日,驾幸孔子宅,亲设祭奠(《旧唐书•玄宗纪》)。本诗作于此时。鲁,孔子为春秋鲁人,宅庙在今山东曲阜。按玄宗虽崇道,亦重儒,于开元二十七年八月,封孔子为文宣王。
[2]夫子:对有道德学问的成年以上男子的敬称,此指孔子。何为者:为了什么呢?
[3]“栖栖”句:《论语•宪问》记,微生亩问孔子:“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毋乃为佞乎?”孔子答道:“非敢为佞也,疾固也。”意思是说自己所以栖栖惶惶,并非为讨好诸侯,而是因痛恨世风鄙陋不化。此化用之。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4]鄹(zōu)氏邑:即鄹邑,春秋时鲁国的城邑,在山东曲阜东南,孔子之父叔梁纥曾任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居曲阜。唐时鄹建置尚存,故称“地犹”云云。犹,还是。。
[5]“宅即”句:即,贴近。鲁王宫,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的宫室。宫是居宅的通称。鲁恭王宅紧邻孔宅,王欲扩大宫室而坏孔子旧宅,升堂闻丝竹之音,乃止。
[6]“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凤凰与河图都是祥瑞,孔子未见,故叹息吾道不行。嗟:感叹。否(pǐ):不顺,《易经》否卦,卦象是坤下乾上,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阂,闭塞不通。“身否”即为一生不顺遂之意。
[7]伤麟”句:《春秋•哀公十四年》记:“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麒麟是仁兽,今被猎获,孔子认为是世运颓微之征,故叹息云云,而《春秋》也绝笔于此年。
[8]“今看”句: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厅堂两楹柱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对子贡说:前几天夜里梦见坐于两楹之间受人祭奠,我大约快死了吧。此化用之。楹,厅堂的前柱。奠,致祭。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中华书局 2015

  此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全诗以疑问入笔,表现出作者于孔子神像前谦恭行礼,心中感慨万千,口内喃喃自语的情状。作者着笔于“叹”“嗟”“伤”“怨”,写出了对己对孔子虽“叹”实“赞”之情,立意集于以“叹”代“赞”,既表达了自己对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叹息之情,又赞扬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超凡脱俗的用世精神,发人深省。

  此诗用典极多。首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即出自《论语·宪问》:“微生亩问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疾固也。’”此句本是孔子的愤懑之言,孔子自称忙忙碌碌,并非逞口舌之长,只是痛恨世人顽固不化,才著书立说,教化世人。作者化用此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虽终其一生于诸侯之间,劳碌不停,但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作者的同情之心,一览无余。另一方面,孔子一生奔波劳苦,为的却是天下的苍生,虽屡遭误解,仍孜孜以求,这又是无比可敬的。因此这一句诗便高度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功绩和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景仰和钦服。

  颔联承接上句,依旧是引用典故,赞叹了孔子的旧居,孔安国《尚书序》载:“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升堂闻金石丝竹之声,乃不坏宅。”写帝王诸侯想要扩建宫殿,也不敢妄动孔子的故居。表明孔子的功绩即便贵为王侯也望尘莫及,旨在高度评价孔子的尊崇地位。这里诗人借用此典故以孔子的旧邑故居因为其主人的威望,得以保存至今日,意在侧面说明孔子受后世万民的敬仰,故居尚且如此,何况孔子本人。含蓄、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重之情。同时,在这里,诗人委婉地把帝王举止和孔子功绩结合起来,暗示读者自己也希望入孔子般,承载万民兴衰于双肩。

  颈联是孔子的自伤之词,也是借用典故,借孔子自叹命运不济,生不逢时,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真实再现了孔子当年孤寂,凄凉的心境。《论语·子罕》中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传说凤凰现身,河洛图出,是象征圣王出世的瑞兆,然而孔子生逢春秋乱世,刀兵四起。诸侯们只关心自己的领土、霸权、兵力,没有肯行仁义的圣王,因此孔子自叹儒学之道没有用武之地,而自己这些致力于推行德政的人也如那只被愚人猎捕的麒麟一般,早晚要被这个穷兵黜武的时代所绞杀。“嗟身否”感怀身世,“伤麟怨”则叹息王道难行。这些都足以唤起了人们对孔子的深深同情和深切的感慨。也表明作者决意推行仁政,以告慰孔子泉下亡灵。

  尾联既是孔子“昨日”的梦想,也是“今日”的现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一直都有拜祭孔子灵位的梦想,终得实现。“两楹奠”出自《礼记·檀弓上》,本表示出祭奠礼仪的隆重与庄严,用于此,更意为后世对孔子的万分敬重,末句“与梦时同”又完全符合孔子生前梦见自己死后,灵柩停放在两楹之间的梦境。孔子不求生前得到大家的认同,只希望在自己死后,儒学能够得到弘扬,王道能够被人主推行,而今梦想成真,也算是对孔子辗转一生的弥补吧。诗人举目仰望,孔子的塑像正端坐在殿堂前的两楹之间,受人祭拜。作者满怀慰藉之情,祭拜于孔子的灵前,不论是叹惜、感伤,还是哀怨都深深地融入到了对孔子的“赞”中,以“与梦同”表达了自己对孔子梦想终于实现的欣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明之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用世精神终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的肯定。

  这首诗追述了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孔子令人悲叹的命运。为实现“郁郁乎文哉”的理想社会,孔子一生碌碌奔波,结果却无处安身,甚至被困陈蔡,险些丧命。但孔子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道德信仰。纵使明知凤图难出,王道难行,明知自己必将如麒麟般惨遭捕杀,也要坚守道德的崇高,只为将来自己的仁义思想能够大行于天下,为苍生谋福,也就在所不惜。既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深切同情,又赞美和褒扬了孔子。结合史料可知,唐玄宗对儒学确实非常推崇,因而他对这位儒学创始人的感情也是真实而深挚的。正是因为作者能把自己的崇敬融入到孔子的深致悼念中,才使得这首诗读来深切质朴,令人信服。

  就艺术形式来看,这首诗句句用典颇有堆砌典故之嫌,且诗语质朴无华,在遣词造句上也并无推陈出新之处,算不上是上乘之作,但此诗所反映出的思想和胸襟在历代帝王之作中并不多见。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悼念孔子所选择的视角十分准确也是一大成功之处。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此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事。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全诗命意构思,严正得体。比及一般的咏叹之诗,颇显境界之大,立意之深。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第207-208页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