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史 > 宋书 > 卷二十一:《乐志三》 >
弟子规

第十九章 清商三调:瑟调 沈约 著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乐志三·第十九章
      瑟调

      《朝日》、《善哉行》,文帝词。(五解):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一解)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说。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二解)持满如不盈,有得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三解)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四解)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五解)

      《上山》、《善哉行》,文帝词(六解):

      上山采薇,薄莫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一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二解)高山有崖,林木有支。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三解)人生若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其驰。(四解)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五解)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六解)

      《朝游》、《善哉行》,文帝词(五解):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一解)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二解)五音纷繁会,拊者激微吟。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三解)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乐极哀情来,憀亮摧肝心。(四解)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五解)

      《古公》、《善哉行》,武帝词(七解):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幽。(一解)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二解)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三解)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四解)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五解)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六解)仲尼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七解)

      《自惜》、《善哉行》,武帝词(六解):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一解)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二解)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三解)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四解)快人曰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五解)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耀,释衔不如雨。(六解)

      《我徂》、《善哉行》,明帝词(八解):

      我徂我征,伐彼蛮虏。练师简卒,爰正其旅。(一解)轻舟竟川,初鸿依浦。桓桓猛毅,如罴如虎。(二解)发砲若雷,吐气成雨。旄旍指麾,进退应矩。(三解)百马齐辔,御由造父。休休六军,咸同斯武。(四解)兼涂星迈,亮兹行阻。行行日远,西背京许。(五解)游弗淹旬,遂届扬土。奔寇震惧,莫敢当御。(六解)虎臣列将,怫郁充怒。淮泗肃清,奋扬微所。(七解)运德耀威,惟镇惟抚。反旆言归,告入皇祖。(八解)

      《赫赫》、《善哉行》,明帝词(四解):

      赫赫大魏,王师徂征。冒暑讨乱,振耀威灵。(一解)泛舟黄河,随波潺湲。通渠回越,行路绵绵。(二解)采旄蔽日,旗旒翳天。淫鱼瀺灂,游戏深渊。(三解)唯塘泊,从如流。不为单,握扬楚。心惆怅,歌《采薇》。心绵绵,在淮肥。愿君速捷蚤旋归。(四解)

      《来日》、《善哉行》,古词(六解):

      来日大难,口燥脣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一解)经历名山,芝草翻翻。仙人王乔,奉药一丸。(二解)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赵宣。(三解)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在门,饥不及餐。(四解)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筝酒歌。(五解)淮南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六解)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