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弟子规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著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译文版
  • 评析
  • 朗诵版
  • 字帖版
  •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 xiǎo
    ér
    chuí
    diào
  • táng
    -
    -
    lìng
    néng
  • péng
    tóu
    zhì
    xué
    chuí
    lún
     
  • zuò
    méi
    tái
    cǎo
    yìng
    shēn
     
  • rén
    jiè
    wèn
    yáo
    zhāo
    shǒu
     
  • jīng
    yìng
    rén
     
展开剩余的(50%)
部分展示

图片版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暂无评论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解释: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

侧坐莓苔草映身。

解释: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借问遥招手,

解释: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解释: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2]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3]借问:向人打听。
[4]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参考资料: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79-280页



      《小儿垂钓》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天真烂漫的童心和童趣。
       此诗结构可分为垂钓和问路两部分。前两句重在写幼儿垂钓之形,“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孩子的顽皮天真。“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垂钓小儿头发蓬乱,不加修饰,使人觉得自然可爱。“学”是这首诗的诗眼,因为是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意。而“侧坐”不是安坐、稳坐,又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地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由此可知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不强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被晒的理想的钓鱼之处,描写得兴味盎然。 
      后两句重在传神,有路人打听道路,小儿担心应答的声音惊走了要上钩之鱼,故此从距离较远之处就以招手示意,而不发出声音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孩子的机警聪明。同时,小儿的动作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其后小儿怎样悄悄站起来,走到路人面前,低声告诉路人要去的方向道路,这都是诗人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不必具体交代,诗作就此结束,韵味无穷。

这首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纯真和童趣。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第三句仍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笔墨。全诗从形神两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实在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 ,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隐居圃田(河南省郑州市中牟莆田)。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四库全书

诸子百家

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