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文网首页
您好,亲爱的朋友!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每月20元
小程序
全部
全部
首页
诗
词
曲
赋
文言文
名言名句
全本合集
必背古诗文
作者
首页
>
国学启蒙
>
典故篇
>
幼学琼林
>
卷二:《老幼寿诞》
>
老幼寿诞
程登吉 著
收藏
原文版
注音版
译文版
评析
朗诵版
字帖版
卷二·老幼寿诞
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贺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婴,曰晬盘之期。
男生辰曰悬弧令旦,女生辰曰设帨佳辰。
贺人生子,曰嵩岳降神;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梦熊梦罴,男子之兆;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梦兰叶吉兆,郑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试啼声,晋温峤闻声知桓公之异。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简狄生契,吞玄鸟之卵而叶孕。
鳞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王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
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晚年得子,调之老蚌生珠;暮岁登科,正是龙头属老。
贺男寿曰南极星辉,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松柏节操,美其寿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谦老景之无多。
矍铄称人康健,聩眊自谦衰颓。
黄发儿齿,有寿之征;龙钟潦倒,年高之状。
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
(增)漫道豫章之小,已具梁栋之观。
项橐童牙作师,却知学富;甘罗孱口为相,勿论年雏。
列俎豆而习礼仪,孟氏冲年乃尔;执干戈以卫社稷,汪踦小子能然。
寇公七岁咏山,已卜具瞻气象;司马五龄击瓮,即占拯溺才猷。
步处敏于诗,我道公权过子建;坐间言自别,人称谢尚是颜回。
勿谓卢家儿,案上翻残墨汁;尚嘉羊氏子,桑中探出金环。
亩丘人,问年不少;绛县老,历甲何多。
李耳出函谷,为令尹演道经五千言;子牙钓渭滨,为周家定国基八百载。
是谁运动老阳,生子却无日影;若个学成玄法,烧丹剩有霞光。
荣启期能扩襟怀,行歌乐土;疏太傅乞归骸骨,饮饯都门。
猃狁侵周,方叔迈年奏三捷;先零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
李百药才新,而齿则宿;卢蒲嫳发短,而心甚长。
程登吉作品集
明朝作品集
下载拼音打印版
展开剩余的(
50
%)
老幼寿诞-拼音下载
老幼寿诞标准格式化的打印文档,PDF格式,保存此版本方便打印和收藏。点击后方按钮下载
立即下载
点这里查看华夏古文提供的拼音版文档效果
部分展示
评论列表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
0
条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注音版
文档下载
纠错评论
卷二·
老幼寿诞
不凡之子
[1]
,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2]
。
不同凡响之人,出生就有异于常人的地方;贤德之人,必定得享高寿。
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
[3]
;贺人逢旬
[4]
,曰生申令旦
[5]
。
提及别人生日,说“初度之辰”;祝贺逢十整岁生日,说“生申令旦”。
三朝洗儿
[6]
,曰汤饼之会
[7]
;周岁试婴
[8]
,曰晬盘之期
[9]
。
小孩出生三天要举行“洗儿”仪式,称为“汤饼之会”;满周岁要举行“试周”仪式,叫作“晬盘之期”。
男生辰曰悬弧令旦,女生辰曰设帨佳辰
[10]
。
男孩生下来,要在门左侧挂一张弓,所以男人生日,叫“悬弧令旦”;女孩生下来,要在门右侧挂一幅佩巾,所以女人生日,叫“设帨佳辰”。
贺人生子,曰嵩岳降神
[11]
;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12]
。
祝贺别人生儿子,说“嵩岳降神”;自谦生女儿,说“缓急非益”。
生子曰弄璋
[13]
,生女曰弄瓦。
生儿子叫“弄璋”,儿子长大管理国家;生女儿叫“弄瓦”,女儿长大会纺织。
梦熊梦罴,男子之兆;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14]
。
梦见熊,梦见罴,是生儿子的预示;梦见虺,梦见蛇,是生女儿的吉兆。
梦兰叶吉兆,郑燕姞生穆公之奇
[15]
;英物试啼声,晋温峤闻声知桓公之异
[16]
。
梦见天使赠送兰花,兆示吉祥,郑文公的妾燕姞在生郑穆公之前做了如此奇梦;英雄人物生来就神奇,温峤听见婴儿桓温的哭声,便预知他将来不同凡响。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
[17]
;简狄生契,吞玄鸟之卵而叶孕
[18]
。
姜嫄生下稷,是踩到巨人足迹而怀胎的;简狄生下契,是吞下玄鸟的卵而怀孕的。
鳞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
[19]
;王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
[20]
。
麒麟口吐玉书,这是上天在孔子降生之前显示的吉兆;玉燕飞入怀中,这是张说的母亲生他之前所做的奇梦。
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
[21]
;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22]
。
汉太子刘弗陵,母亲怀胎十四个月后才生下他;道家始祖老子,母亲怀孕八十一年才把他生下来。
晚年得子,调之老蚌生珠
[23]
;暮岁登科,正是龙头属老
[24]
。
晚年生下胖小子,称之为“老蚌生珠”;高龄科考夺头名,正所谓“龙头属老”。
贺男寿曰南极星辉
[25]
,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26]
。
祝贺男士过生日,说“南极星辉”;祝贺女士寿诞,说“中天婺焕”。
松柏节操
[27]
,美其寿元之耐久;桑榆晚景
[28]
,自谦老景之无多。
松柏经冬耐寒,“松柏节操”,常用来称颂老人健康长寿;桑榆是日落之处,“桑榆暮景”,常用来自谦年纪大,来日无多。
矍铄称人康健
[29]
,聩眊
[30]
自谦衰颓
[31]
。
“矍铄”的意思是精神很好,用来夸赞别人身体健康;“聩眊”的意思是耳聋眼花,多用以自谦年迈衰老。
黄发儿齿
[32]
,有寿之征;龙钟潦倒
[33]
,年高之状。
长出黄发和小白牙,是长寿的象征;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是年纪大的表现。
日月逾迈
[34]
,徒自伤悲[35];春秋几何[36],问人寿算[37]。
日月逾迈”,是自叹年华虚度的伤悲之语;“春秋几何”,是询问别人年纪多大。
称少年曰春秋鼎盛
[38]
,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39]
。
称赞别人年轻,说“春秋鼎盛”,也即年富力强之意;艳羡别人长寿,说“齿德俱尊”,也即年长德高之意。
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
[40]
;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41]
。
人到五十岁,应当反省前四十九年的过失;人生不过百年,哪能指望三万六千日每天都过得无忧无虑?
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
[42]
;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43]
。
百岁叫“上寿”,八十岁叫“中寿”,六十岁叫“下寿”;八十岁又叫“耋”,九十岁又叫“耄”,一百岁又称为“期颐”。
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
[44]
;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45]
。
儿童年满十岁就要外出从师学习,十三岁要开始学文舞,十五岁则要学武舞;老人年届六十可以在乡里拄拐杖,到了七十岁可以在国都拄拐杖,满了八十岁可以在朝堂上拄拐杖。
后生固为可畏
[46]
,而高年尤是当尊
[47]
。
年轻人潜力无穷,固然值得敬畏;而年纪大的人经验丰富,更应当受到尊敬。
(增)漫道豫章之小,已具梁栋之观
[48]
。
别说豫章树太小,已具有栋梁之材的样子。
项橐童牙作师
[49]
,却知学富;甘罗孱口为相,勿论年雏
[50]
。
项橐很小就作了老师,可知他才学丰富;甘罗年少即当了秦国宰相,不必追究他的年龄太小。
列俎豆而习礼仪,孟氏冲年乃尔
[51]
;执干戈以卫社稷,汪踦小子能然
[52]
。
陈列俎豆学习礼仪,孟子少年时就这样做;手执兵器保卫国家,汪踦小小年纪就能这样。
寇公七岁咏山,已卜具瞻气象
[53]
;司马五龄击瓮,即占拯溺才猷
[54]
。
寇准七岁时就写了咏华山的诗,已预兆了将来做宰辅的气象;司马光五岁时击破大瓮救人,已预示了将来拯救危难的才能。
步处敏于诗,我道公权过子建
[55]
;坐间言自别,人称谢尚是颜回
[56]
。
举步之间敏捷地吟出诗句,我说柳公权胜过曹子建;言论与在座的人有别,人称谢尚是颜回。
勿谓卢家儿,案上翻残墨汁
[57]
;尚嘉羊氏子,桑中探出金环
[58]
。
不要说卢家的儿子,打翻了案上的墨汁;还要赞扬羊家的儿子,从桑树中找出金环。
亩丘人,问年不少
[59]
;绛县老
[60]
,历甲何多。
亩丘老人的年纪的确不小,绛县老人经历了很多甲子。
李耳出函谷,为令尹演道经五千言
[61]
;子牙钓渭滨,为周家定国基八百载
[62]
。
李耳出函谷关,为函谷关令尹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为周朝奠定了八百年的基业。
是谁运动老阳,生子却无日影
[63]
;若个学成玄法,烧丹剩有霞光
[64]
。
是谁让老翁焕发青春,生的儿子在太阳下没有影子?哪个学成了玄妙仙术,炼成仙丹后只剩下霞光?
荣启期能扩襟怀,行歌乐土
[65]
;疏太傅乞归骸骨,饮饯都门
[66]
。
荣启期胸怀豁达,边走边唱乐土之歌;疏广请求告老还乡,朋友们在都门为其饯行。
猃狁侵周,方叔迈年奏三捷
[67]
;先零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
[68]
。
玁狁侵犯周朝,方叔以年迈高龄连打三次胜仗;先零羌反叛汉朝,赵充国不顾年老请求为国出征。
李百药才新,而齿则宿
[69]
;卢蒲嫳发短,而心甚长
[70]
。
李百药才思新颖但年纪已经很老了,卢蒲嫳头发虽短但心计很深长。
注释:
[1]不凡之子:称人的儿子不同寻常。不凡,不平常,杰出。《汝南先贤传》曰:薛勤,字恭祖,仕郡功曹。陈仲举时年十五,为父赍书诣勤,勤见而察之。明日往造焉,仲举父出见勤。勤曰:‘足下有不凡子,吾来候之。不从卿也。’言议尽日。乃叹曰:‘陈仲举有命世才,王佐之具。’又见黄叔度于童幼,云:‘当为世盛德。’其后,二贤英名并耀于世。”
[2]大德之人,必得其寿:《礼记·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大德之人,极有贤德的人,道德水准极高的人。
[3]初度:初生时节,指生日。《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东汉·王逸注:“肇,始也。锡,赐也。嘉,善也。言父伯庸观我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赐我以美善之名也。”后因称生日为“初度”。
[4]逢旬:指逢十的整数生日。比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生日等,均称为“逢旬”。古人极重逢十的整数生日,如六十岁生日,俗称“六十大寿”。旬,十。清·赵尔巽《清史稿·乐志六》载《嘉庆二十四年,仁宗六旬万寿,庆隆舞乐九章》诗,有句曰:“岁己巳兮恩普锡,今兹己卯兮六旬圣节。帝泽汪濊兮,海宇乐康,原逢旬庆兮万有千亿。”
[5]生申:如申伯和甫侯的降生。后为生日之祝辞。《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甫及申。"
令旦:吉日,美好的日子。
[6]三朝: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洗儿:旧俗,婴儿出生后三日或满月时替其洗身,称“洗儿”。《资治通鉴·唐纪·唐玄宗天宝十载》:“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旧俗,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亲朋会集庆贺,给婴儿洗身,叫作“洗儿会”。
[7]汤饼之会:旧俗寿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满月、周岁时举行的庆贺宴会。因备有象征长寿的汤面,故名“汤饼会”。尤以新生儿“三朝”为最。。《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今之热汤儿面,即古之‘汤饼’也。所以如今小儿洗三下面,古谓之‘汤饼会’。”汤饼,水煮的面食。
[8]周岁:新生儿年龄满一岁。试周:俗称“抓周”,又名“试儿”。旧俗婴儿周岁时,父母陈列各种小件器物,任其抓取,以试测小儿的未来志趣和成就。《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9]晬(zuì)盘:也叫“抓周”。旧俗于婴儿周岁日,以盘盛纸笔、刀箭等物,听其抓取,以占其将来之志趣,谓之“试儿”,也叫“试晬”“抓周”。盛物之盘曰“晬盘”。晬,孩子满百日或一岁。《颜氏家训·风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王利器集解引清·卢文弨曰:“子生周年谓之‘晬’,子对切,见《说文》。其试儿之物,今人谓之‘晬盘’。”
[10]“男生辰”两句:古代民间生男孩悬桑弧(桑木做成的弓)于门左,生女孩设帨(古时的佩巾,像今天的手绢儿。)于门右的习俗。古代重男轻女,认为男子天生有保家卫国之责,女子天生要服侍男子。悬弧,古礼,男子出生,悬木弓于房门左边。后以“设弧”“悬弧”用作男子生日之典。生旦,生辰。《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东汉·郑玄注:“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于武也。帨,事人之佩巾也。”
[11]嵩岳降神:周王朝如五岳中高峻入云的嵩山,它的神灵之气蕴育了甫侯与申伯,时人认为此二人皆为山岳降其神灵所生。后遂以“嵩岳降神”为祝贺他人生儿子的祝福语。《诗经·大雅·菘高》:“菘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12]缓急非益:紧急关头没有益处。汉代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却没有儿子,犯了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理,他骂说:“生女儿不生儿子,紧要关头没有一点有处。”《史记·孝文本纪》:“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13]弄璋:古时称生男孩为“弄璋”,是期望出生的男孩会有如玉的出众德行。璋,美玉。《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诗意祝所生男子成长后为王侯,执圭璧,后因称生男为“弄璋”。
弄瓦:称生女孩为“弄瓦”,是要求出生的女孩将来能胜任女工。瓦,纺锤,古代妇女纺织所用。《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14]“梦熊、梦罴(pí)”四句: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梦罴”做生男的颂语;以梦中见虺蛇为生女的征兆,后以“梦虺”“梦蛇”做生女的颂语。罴,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胆入药。古代认为熊、罴住山上,是属阳的动物,梦见熊、罴代表将要生男孩。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古代认为虺蛇住在洞穴里,是属阴的动物,梦见虺蛇代表将要生女孩。《诗经·小雅·斯干》:“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郑笺:“大人占之,谓以圣人占梦之法占之也。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虺蛇穴处,阴之祥也,故为生女。”
[15]梦兰叶(xié)吉,郑文公之妾生穆公之奇:春秋时期郑文公的妾燕姞梦见天使送她兰花,后来果然生下郑穆公。后因称妇人怀孕为“梦兰”。叶吉,和合吉兆。叶,同“协”,和洽。郑文公之妾,指郑文公的妾燕姞。此句,“郑文公之妾”五字与“温峤闻声”四字作对,不工。故他本或改此联为:“梦兰叶吉兆,郑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试啼声,晋温峤知桓公之异。”《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郑文公(?—前628),春秋时郑国国君,姬姓,名捷。郑厉公子。郑文公十八年(前655),背齐桓公而亲楚。次年,齐、鲁等国攻郑,楚出兵围许以救郑。三十六年(前637),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文公弗礼。重耳即位为晋文公,晋、楚城濮之战后,因郑曾背晋助楚,晋、秦联军围郑,郑文公使烛之武说秦穆公,使秦罢兵,复与郑盟。郑文公之子子兰前奔晋,得晋文公爱幸,遂从晋意,以子兰入郑为太子,晋亦罢兵。在位四十五年(前672—前628)。
穆公,指郑穆公(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姬姓,名兰。郑文公子。传说为他母亲梦见天使赠兰草而生。因曾奔晋,受晋文公爱幸,而得入郑为太子,并即君位。初立,秦穆公发兵袭郑。得郑商人弦高劳秦师后之急告,严加戒备,秦兵乃还。此后分别求好于晋、楚。郑穆公十八年(前610),晋灵公复会诸侯于扈,拒不见郑穆公。赖郑大夫子家书告赵宣子,陈述郑居大国之间,委曲求全之难,始得晋国谅解。在位共二十二年(前628—前606)。
[16]英物称奇,温峤闻声知桓温之异:晋代桓温生下来还不到一岁,温峤听见他的哭声,就称赞他是奇才英物。英物,杰出不凡的人物。《晋书·桓温传》:“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温峤(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两晋之际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博学能属文。尝从姨夫刘琨讨石勒、刘聪。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奉劝进表南下,见晋元帝,为帝及朝士推重。晋明帝立,拜侍中,参与机密。出为丹杨尹。王敦反,率师讨平之。晋成帝咸和初为江州刺史,镇武昌,有惠政。预讨苏峻、祖约,封始安郡公,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咸和四年(329)卒,谥忠武。
桓温(312—373),字元子,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桓彝子。晋明帝婿。拜驸马都尉。除琅邪太守。晋穆帝永和元年(345)任荆州刺史。都督荆、司等四州诸军事。永和二年(346),率众伐蜀。永和三年(347),灭成汉。废殷浩,执朝政。永和十年(354),北伐关中,以军粮不继还。永和十二年(356),收复洛阳。屡请还都,朝廷不听。晋废帝海西公太和四年(369),率步骑五万北攻燕,初连胜,至枋头,粮道受阻,大败。太和六年(371),废海西公,立简文帝,以大司马镇姑孰,专擅朝政。意欲受禅,未成,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病卒,朝廷追赠桓温丞相,谥号宣武。
[17]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姜嫄,亦作“姜原”。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帝喾之元妃。传说她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稷。稷,即后稷,周之先祖。相传其母姜嫄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弃”。虞舜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后稷”。后世奉他为谷神。《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18]简狄生契:相传为有娀氏之女,帝喾次妃,吞玄鸟卵怀孕而生商代祖先契。《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字或作“卨”(xiè),传说中的商族始祖,辅佐大禹治水用功,虞舜命为司徒之官。玄鸟,即燕子。叶孕,怀孕。
[19]麟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相传孔子出生之前,有麒麟口吐玉书,说他将为素王。此一传说,不见于先秦典籍,显然是汉魏谶纬之说流行时代的产物。《拾遗记》卷三:“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征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夫子系殷汤,水德而素王。至敬王之末,鲁定公二十四年,鲁人锄商田于大泽,得麟以示夫子。系角之绂,尚犹在焉。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绂,涕泗滂沱。”
[20]玉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传说张说的母亲梦见一只玉燕从东南飞进怀里,怀孕生下了张说。《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怀》:“张说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而有孕。生说,果为宰相,其至贵之祥也。”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世居河东(治今山西太原),迁家洛阳(今属河南)。武后永昌中,中贤良方正科第一,授太子校书郎。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累迁凤阁舍人。因持正不愿谄事张易之兄弟构陷魏元忠,忤武后旨,流配钦州。唐中宗复位,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监修国史。唐玄宗即位,因决策诛太平公主有功,封燕国公,世称“张燕公”,任中书令。后因与姚崇不和,出为相州、岳州刺史。开元九年(721),又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丞相。卒,谥文贞。前后三度为相,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文辞俊丽,用思精密,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合称“燕许大手笔”。生平详见张九龄《燕国公张公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
[21]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汉书·外戚传》:孝武钩弋赵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弗陵太子,即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汉武帝少子。年幼即位,统治期间,由霍光辅政。承袭汉武帝政策,移民屯田,多次出兵击败匈奴、乌桓。始元六年(前81),召开盐铁会议,问民疾苦。在位十三年(前87—前74)。
[22]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老子,即老聃,民间又呼为李老君。道教传说,老子道君为其母怀孕八十一年而生。这自然是神话传说,而宋元以来广为流传。《酉阳杂俎·玉格》:“老君在胎八十一年,剖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阳宫铁树镇妖》:“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生天生地,生佛生仙,号铁师元炀上帝。他化身周历尘沙,也不可计数。至商汤王四十八年,又来出世,乘太阳日精,化为弹丸,流入玉女口中。玉女吞之,遂觉有孕,怀胎八十一年,直到武丁九年,破胁而生。生下地时,须发就白,人呼为老子。老子生在李树上,因指李为姓,名耳,字伯阳。后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把关吏尹喜望见紫气,知是异人,求得《道德真经》共五千言,传留于世。老子入流沙修炼成仙,今居太清仙境,称为‘道德天尊’,这又是一教。”可见一斑。此老子道君,是道教仙话人物,不能简单等同于先秦诸子中的老子。
[23]老蚌生珠:后世多用作老年生子的祝语。东汉末年,凉州牧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字元将)、韦诞(字仲将)都很优秀,孔融写信给韦端,赞誉其老蚌生双珠。魏晋六朝时以“老蚌生珠”比喻年老有贤子。《孔融与韦端休书》: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24]龙头属老:老年中榜之典。龙头,状元的别称,科举及第之首位。宋梁灏,八十二岁始状元及第。 写谢启曰:“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又写谢恩诗曰: “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看榜已无朋辈在,归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见《孔氏谈苑》。
[25]南极星辉:寿星发出光辉,用作祝贺男子老寿之语。寿星即老人星,在南面,又称为南极星。南极老人星,是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自古以来用作长寿的象征,民间常把它塑造成秃顶广额、白须持杖的老人,故传统以“南极星辉”为祝贺男子老寿之语。《春秋元命苞》:“直弧北有一大星为老人星,见则治平,主寿;亡则君危,主亡。常以秋分候之。”老人星,即南极老人星。
[26]中天婺(wù)焕:天空中婺女星光彩照人。用作女子过生日的祝辞。中天,天空中间。婺星,婺女,星宿名。即女宿。又名“须女”“务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有星四颗。焕,发光。《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
[27]松柏节操:松树与柏树常年不凋谢,古人常以松柏之长青喻人之长寿。东晋大臣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头发早白,简文帝问为什么会这样。顾悦说自己好比蒲柳,一到秋天叶子就落了;简文帝好比松柏,霜降之后愈加青翠。后遂以“松柏节操”比喻人之长寿。寿元,寿命,寿数。《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28]桑榆晚景(yǐng):一作桑榆暮景,指太阳余光照在桑树和榆树上的投影。代指人的晚年。景,同“影”,指日影。桑榆,是神话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初学记》:“淮南子云:’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后汉书·孟尝传》:“且年岁有讫,桑榆行尽。而忠贞之节,永谢圣诗。” 《文选·刘铢·拟古诗》:“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注》善曰:“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
[29]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后汉书·马援传》:“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30]聩眊(kuì mào):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不明事理、头脑糊涂。聩,耳聋。眊,眼花。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党》:“至于众恶之交归,亦乃群情之共弃,而臣聩眊,初罔闻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惧。”
[31]衰颓:(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32]黄发儿齿:指年老长寿。儿齿,老人齿落后复生之齿。用以指人长寿。《诗经·鲁颂·泮水》:“既多受祉,黄发儿齿。”朱子集传:“儿齿,齿落更生细者,亦寿征也。”《释名·释长幼》“或曰‘齿’,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33]龙钟潦倒:龙钟、潦倒,或联用,或单用,皆为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唐·李华《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华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34]日月逾迈:指时光流逝。《尚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唐·孔颖达疏:“言日月益为疾行,并皆过去。”
[35]徒:白白地,空自。
[36]春秋几何:多大年纪。春秋,一春一秋为一年,因此用来指年龄。《战国策·楚策四》:“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几何,犹若干、多少。
[37]寿算:寿数,年寿。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李氏寿算长,若不再生,议无厌伏。”
[38]春秋鼎盛:指人的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汉书·贾谊传》引其《陈政事疏》:“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后世多用以称少年。
[39]齿德俱尊:年龄和品德都高。齿,本用来计算牛马的岁数,马驹一年生一齿。这里指人的年龄。齿德俱尊,宋明以来习用。齿德,《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后用“齿德”指年龄与德行。齿,因为幼马每年长一颗牙齿,所以用齿数来计算牛马的岁数,也泛指人的年龄。
[40]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春秋时卫国贤士蘧(qú)伯玉,经历五十岁而懂得过去的四十九年中的过错。后人因此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行年:经历的年岁。非,过错,不足。《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东汉·高诱注:“伯玉,卫大夫璩瑗也。今年则行是也,则还顾知去年之所行非也。岁岁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所谓月悔朔,日悔昨也。”
[41]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语本唐·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一年三百六十日,百年三万六千日。百年,指人的一生。又,李白《阳春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42]“百岁曰上寿”三句:《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43]“八十曰耋(dié)”三句:《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耄(mào),年老。古代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古代指七八十岁的年纪。《说文》:“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亦有说指七十岁。耄、耋,具体各指多大年纪,古注略有分期,但大抵不出七十至九十岁这一范围。旧时习惯“耄耋”连用,代指高寿之人。期颐(yí),指百岁以上的老人,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44]“童子十岁就外傅”三句:《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东汉·郑玄注:“外傅,教学之师也。”“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唐·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篇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成童舞象’者,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以其年尚幼,故习文武之小舞也。’”就外傅,指(儿童)离家就学于师。舞勺,指古代儿童学文舞。《礼记·内则》言儿童十三岁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用以指幼年。成童,古代指年龄稍大的儿童。一说是十五岁以上,见《礼记·内则》郑玄注。一说是八岁以上,《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晋·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舞象,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见《礼记·内则》。后以指成童之年。
[45]老者六十杖于乡”三句:杖,这里作动词,指拄拐杖。老人是尊者,拄拐杖是尊老的表示。周礼,年过五十可以在家拄拐杖,六十可以在乡拄拐杖,七十可以在国中柱拐杖,八十老人可以在朝堂上拄拐杖。《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46]后生可畏:指青年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后生,少年。畏,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朱子集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
[47]高年当尊:年高应受到尊敬。高年,上了年纪的人。《孔子家语·正论解》:“哀公问于孔子曰:‘二三大夫皆劝寡人,使隆敬于高年,何也?’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将天下始赖之,岂唯鲁哉!’公曰:‘何也,其义可得闻乎?’孔子曰:‘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焉。高年者,贵于天下久矣,次于事亲,是故朝廷同爵而尚齿。……’”
[48]“漫道”二句:南齐王僧绰之子王俭,幼时笃学,手不释卷,宾客相称美。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松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见《南史·王俭传》。栋梁,喻能为国担重任者。
[49]项橐: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其为圣公。童牙:比喻幼小。
[50]“甘罗”二句:秦甘罗,甘茂之孙,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吕不韦请张唐往相燕,张唐不肯行,甘罗自请往燕。孱:小。雏:幼禽,这里指幼儿。《史记·樗里子甘茂传》:“甘罗曰:’臣请行之。'吕不韦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后甘罗说赵王割五城与秦广河间地。甘罗还报,始皇封甘罗为上卿。
[51]“列俎豆”二句:孟母三迁教子。《列女传》记载,孟子小时候家住在靠近殡葬死人的地方,他就与小伙伴玩哭泣的游戏;后来迁到靠近市场的地方,他就仿效商人的做法;最后迁到学校旁,孟子就和小伙伴玩演习礼仪的游戏。俎豆,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皿。刘向《列女传》:孟子幼年时,其家近墓地,遂为嬉戏埋葬哭泣之事;孟母迁居市旁,孟子又嬉戏为商人炫卖之事;孟母又迁居于学宫之旁,孟子则嬉戏为设俎豆、揖让进退。孟子长大后,学六艺,成为大儒。见。 “列俎豆”,原本为“别俎豆”,据“大文本”改。
[52]“执干戈”二句:春秋时,鲁哀公十一年,齐国攻打鲁国,战于郎地。鲁童子汪畸战死。鲁人欲以成人之礼葬之。问于孔子。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虫飙勿 疡也,不亦可乎?”即应以成人之礼葬之。见《礼记·檀弓下》。干戈,均为古代兵器,后作为兵器的通称。社稷,指国家。小子,小男孩。
[53]“寇公”两句:宋寇准七岁时写成咏华山之诗:“只有天在山,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其师见诗,谓其父曰:“贤郎怎不作宰相。”《宋史· 寇准传》:“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具瞻,众人俱瞻仰。《诗·小 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54]“司马”两句:司马光五岁时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其中一个不慎掉进缸中,别的小孩都
吓跑了,只有司马光砸破缸救出了小孩。《宋史·司马光传》:宋司马光五岁时,与群儿游戏于园中,一儿堕入大水瓮中, 群儿皆惊走。司马光以石击破大瓮,水立即泄出,其儿因此得救。见宋释惠洪 《冷斋夜话》。
[55]“步处”二句:唐柳公权,年十二便工辞赋,元和初年即登进士。文宗令其写诗,权应声成文,诏令再赋,复无停思。文宗曰:“子建七步,尔乃三焉。”见《新唐书·柳公权传》。
[56]“坐间”两句:晋人谢尚年幼时被人当众夸是颜回(孔子弟子),他说:“这里没有孔子,怎么会有颜回呢?”在座的人都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晋书·谢尚传》:晋谢尚,谢鲲之子,鲲曾携其送客。客中有人曰:“此儿一座之颜回也。”谢尚应声曰:“座无尼父,焉别颜回。”宾客皆叹异。
[57]“勿谓”两句:“勿谓”两句:唐代卢仝(tónɡ)写诗《示添丁》叙述其子打翻墨汁的事情,“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新诗如老鸦”,写出了儿子调皮的样子。
[58]“尚嘉”两句:晋代羊祜五岁的时候让乳母去邻家李氏的桑树中找金环。李氏主人见到金环后很吃惊,因为这是李氏死去儿子的东西。此后大家都认为羊祜是李家的孩子转世。《晋书·羊祜传》:“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指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俱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即羊祜之前身也。
[59]“亩丘人”两句:齐桓公问一位种田老人的年龄,老人说他八十三岁,齐桓公很羡慕。亩丘人,种田人。《韩诗外传》:齐桓公见亩丘人年老,问曰:“尔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三矣。”公曰:“美哉,寿也。”
[60]绛县老:春秋时晋国绛县一位老人自称自己正月甲子朔出生,经历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没人算出他的年龄,后来请教乐师师旷推算,才知道原来老人的年龄是七十三岁。《左传·襄公三十年》:“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七十三年矣。””
[61]“李耳”二句:李耳,即老子。李耳即老子,他见周朝衰落,就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向他求书,于是老子向其口授《道德经》五千言。道经,即《道德经》。《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李耳见周氏衰颓,乃西出,至函谷关,关令尹喜求老子著书。于是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不知所终。《索隐》引《列异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至。”
[62]“子牙”二句:吕尚,又名姜尚,字子牙,钓于渭水之滨,年已老矣。文王将出猎,占卜曰:所获非龙非彪,非虎非黑,所获霸王之辅。于是文王出猎,遇吕尚于渭水之阳,与语而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为太公望,同车而归,立为师。后吕尚佐周灭商,以功封于齐。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63]“是谁”二句:陈留一位富翁,九十岁还娶妻生子。他的大儿子认为孩子不是父亲亲生。丞相丙吉说:“我听说老阳(《易经》中有老阴老阳之称,指老年男女)生的孩子在阳光下行走没有影子。”八月温暖天气让这小孩和同龄孩子做试验,只有这孩子怕冷。且在阳光下走,也只有他没影子,长子才信服。《意林》引《风俗通》:汉时,陈留有富翁,年九十而娶女生男。长子以为非父之子,争财产数年不决。丞相丙吉曰:“曾闻真人无影,老阳子亦无影,又不耐寒。”时正值八月,遂取同年小儿俱裸体,独此子啼寒,又并令于日中行走,果无影。长子方服。
[64]“若个”两句:汉代淮南王刘安学成道术,全家服药成仙。临去时,将炼丹炉弃在院子里,家中的鸡狗吃了炉中丹药,也都升天成仙。若个,哪个。霞光,炼丹炉的火光。晋葛洪撰《神仙传》:汉淮南王刘安,爱道术,有八老人来至门下,授王以炼丹之法。于是王炼成,全家服之皆飞升仙去,留药器于庭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鸡鸣于天上,犬吠于云中。
[65]“荣启期”两句:孔子在泰山遇见荣启期,问他欢乐的原因。荣启期回答:“天生万物,人为贵,我荣幸是人,一乐也;男尊女卑,我又是男人,这是二乐;有人不出襁褓就死了,我已九十岁了,这是三乐。贫穷是读书人的普遍现象;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宿,我安于贫困,等待死亡,还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列子·天瑞》:孔子游泰山,见荣启期,鹿裘带索,鼓而歌。孔子问何以为乐,荣启期答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尊女卑,吾得为男二乐也;人世不见日月,有不免襁褓者,吾年九十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
[66]“疏太傅”两句:汉代太傅疏广与其侄儿少傅疏受共同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批准后,大臣与朋友为二人在都门外设宴送行。乞归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谦辞。乞,求、讨。《汉书·疏广传》:汉疏广,字仲翁,宣帝时为太傅,其兄之子疏受为少傅。广对受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俱有后悔。”广与受于是乞求归老。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于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泣下。
[67]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西周初其势渐强,成为周朝一大威胁。方叔:西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南征荆楚,北伐猃狁,为周朝中兴一大功臣。迈年:年龄大。《诗经·小雅·采芑》有“方叔元老,克壮其犹”和“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的诗句,大意是方叔以朝廷元老的身份,讨伐猃狁,取得数次大捷,使楚国人畏服前来朝拜。
[68]“先零叛汉”两句:《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西羌先零反叛汉朝,七十多岁的赵充国做统帅前去平定,豪气不减当年。先零:即先零羌,古代羌人部落之一。充国:即赵充国,西汉著名将领。颓龄:衰老之年。
[69]“李百药”两句:唐人李百药七十多岁时创作了《帝京篇》,唐太宗感叹说:“你身体衰弱了但才思还很敏捷,牙齿老化了但立意还很新。”齿宿,牙齿已老化,比喻年老。《新唐书·李百药传》。唐李百药,字重规。初仕隋,后归唐,官至宗正卿。文采沈郁,尤长于诗。太宗曾与百药偕赋帝京篇,叹李文之工,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李时年已七十。
[70]“卢蒲嫳”两句:春秋时期齐国叛臣卢蒲嫳请求齐王赦免,说:“我头发都这样短了,还能干得了什么呢?”旁边大臣说:“他头发虽短,可心里却考虑长远,十分阴险。”发短心长,谓年虽老而计虑深远。《左传·昭公三年》:春秋齐人卢蒲嫳,庆封之属大夫,曾佐庆封灭崔氏当国。昭公三年,齐侯田于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子雅曰彼其发短而心甚氏,其或寝处我矣。”
参考资料:
1.檀作文 万希,幼学琼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23-04-01
2.程允升 原撰 叶光大译注 幼学故事琼林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12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因此,人们对于出生礼和寿礼格外重视。所谓出生礼,就是人生的开端礼,在中国古代社会,婴儿的降生预示着家族的继承和兴旺,是值得庆祝一番的。所谓寿礼是对老年人高寿的纪念和庆祝,这源于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他们认为年老面临着死亡,而做寿则可以消灾祈福,延长寿命。本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婴儿降生时的礼仪习俗,不凡之人降生时的祥瑞之兆以及幼年早慧、建功立业的神童;第二部分介绍了祝寿时的礼仪、敬语,对不同年纪的老人的尊称,以及老有所为、功勋卓著的老人。其中不乏神话传说,不可尽信。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程登吉作品集
明朝作品集
下载硬笔字帖版
 
目录
 
目录
程登吉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为《幼学琼林》的编撰者,其《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
>点击查看详情
必背古诗文
01:一年级古诗文
02:二年级古诗文
03:三年级古诗文
04:四年级古诗文
05:五年级古诗文
06:六年级古诗文
07:七年级古诗文
08:八年级古诗文
09:九年级古诗文
10:高一古诗文
11:高二古诗文
12:高三古诗文
13:高中古诗文选修
四库全书
+
-
易类
· 子夏易传
· 周易郑康成注
· 增补郑氏周易
· 陆氏易解
· 周易注
· 周易注疏
· 周易略例
· 周易考证
· 周易集解
· 周易口诀义
+
-
书类
· 尚书注疏
· 洪范口义
· 书传
· 尚书全解
· 禹贡指南
· 禹贡论
· 山川地理图
· 尚书讲义
· 夏氏尚书详解
· 禹贡说断
+
-
诗类
· 诗序
· 毛诗注疏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 陆氏诗疏广要
· 毛诗指说
· 诗本义
· 郑氏诗谱
· 苏氏诗集传
· 毛诗名物解
· 毛诗李黄集解
+
-
礼类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三礼总义
· 通礼
· 杂礼书
+
-
春秋类
· 春秋左传注疏
· 春秋公羊传注疏
· 春秋谷梁注疏
· 箴膏肓
· 起癈疾
· 发墨守
· 春秋释例
· 春秋集传纂例
· 春秋集传微旨
· 春秋集传辨疑
+
-
孝经类
· 古文孝经孔氏传
· 孝经注疏
· 孝经指解
· 孝经刊误
· 孝经大义
· 孝经定本
· 孝经述注
· 孝经集传
· 御定孝经注
· 御纂孝经集注
+
-
五经总义类
· 驳五经异义
· 郑志
· 经典释文
· 公是七经小传
· 程氏经说
· 六经图
· 六经正误
· 九经三传沿革例
· 融堂四书管见
· 四如讲稿
+
-
四书类
· 孟子注疏
· 论语集解义疏
· 论语注疏
· 论语笔解
· 孟子音义
· 论语拾遗
· 孟子解
· 论语全解
· 孟子传残
· 尊孟辨
+
-
乐类
· 皇祐新乐图记
· 乐书
· 律吕新书
· 瑟谱
· 韶舞九成乐补
· 律吕成书
· 苑洛志乐
· 钟律通考
· 乐律全书
· 御制律吕正义
+
-
小学类
· 训诂
· 字书
· 韵书
+
-
正史类
· 史记
· 史记集解
· 史记索引
· 史记正义
· 读史记十表
· 史记疑问
· 前汉书
· 班马异同
· 后汉书
· 补后汉书年表
+
-
编年类
· 竹书纪年
· 竹书统笺
· 前汉纪
· 后汉纪
· 元经
· 唐创业起居注
·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考异
· 资治通鉴释例
· 资治通鉴目录
+
-
纪事本末类
· 通鉴纪事本末
·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蜀鉴
· 炎徼纪闻
· 宋史纪事本末
· 元史纪事本末
· 平定三逆方略
· 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 平定金川方略
+
-
别史类
· 逸周书
· 东观汉记
· 建康实录
· 隆平集
· 古史
· 通志
· 东都事略
· 路史
·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
-
杂史类
· 国语
· 国语补音
· 战国策
· 鲍氏战国策注
· 战国策校注
· 贞观政要
· 渚宫旧事
· 东观奏记
· 五代史阙文
· 五代史补
+
-
诏令奏议类
· 诏令
· 奏议
+
-
传记类
· 圣贤
· 名人
· 总录
· 杂录
· 别录
+
-
史钞类
· 两汉博闻
· 通鉴总类
· 南史识小录
· 北史识小录
+
-
载记类
· 越绝书
· 华阳国志
· 邺中记
· 十六国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蛮书
· 钓矶立谈
· 江南野史
· 江南别录
· 江表志
+
-
时令类
· 岁时广记
· 御定月令辑要
+
-
儒家类
· 家语
· 荀子
· 孔丛子
· 新语
· 新书
· 盐铁论
· 说苑
· 新序
· 扬子法言
· 潜夫论
+
-
兵家类
· 握奇经
· 六韬
· 孙子
· 吴子
· 司马法
· 尉缭子
· 黄石公三略
· 三略直解
· 黄石公素书
· 李卫公问对
+
-
法家类
· 管子
· 管子补注
· 邓子
· 商子
· 韩非子
· 疑狱集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
农家类
· 齐民要术
· 农书
· 蚕书
· 农桑辑要
· 农桑衣食撮要
· 农书
· 救荒本草
· 农政全书
· 泰西水法
· 野菜博录
+
-
医家类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枢经
· 难经本义
· 针灸甲乙经
· 金匮要略论注
· 伤寒论注释
· 伤寒明理论
· 伤寒论方
· 肘后备急方
· 褚氏遗书
+
-
天文算法类
· 推步
· 算书
+
-
术数类
· 数学
· 占候
· 相宅相墓
· 占卜
· 命书相书
· 阴阳五行
· 杂技术
+
-
艺术类
· 书画
· 琴谱
· 篆刻
· 杂技
+
-
谱录类
· 器物
· 食谱
· 草木鸟兽虫鱼
+
-
杂家类
· 杂学
· 杂考
· 杂说
· 杂品
· 杂纂
· 杂编
+
-
楚辞类
· 楚辞章句
· 楚辞补注
· 楚辞集注
· 离骚草木疏
· 钦定补绘离骚图
· 山带阁注楚辞
+
-
别集类
· 汉唐别集
· 宋人别集
· 金元别集
· 明人别集
· 清人别集
+
-
总集类
· 文选注
· 六臣注文选
· 文选颜鲍谢诗评
· 玉台新咏
· 玉台新咏考异
· 高氏三宴诗集
· 香山九老诗
· 河岳英灵集
· 国秀集
· 御览诗
+
-
诗文评类
· 词集
· 词选
· 词话
· 词谱词韵
· 南北曲
· 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辑注
· 诗品三卷
· 文章缘起
· 本事诗
+
-
词曲类
· 珠玉词
· 六一词
· 乐章集
· 安陆集
· 东坡词
· 山谷词
· 淮海词
· 书舟词
· 小山词
· 晁无咎词
国学启蒙
启蒙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训诫篇:
弟子规
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
诗歌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玉台新咏
典故篇:
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
二十四孝
诸子百家
诸子:
老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鬼谷子
孙子
管子
惠子
列子
扁鹊
许行
吕不韦
苏秦
百家: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杂家
兵家
农家
医家
小说家
农家
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